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珍重江左王,德卲宜绛帐全文

珍重江左王,德卲宜绛帐

出处:《第四章兼简其子
宋 · 邓肃
虱卜虽萧条,虎筮固豪壮。
要皆有得失,未息胸中望。
那知方寸地,太空等虚旷。
川逝水不流,石高风自浪。
郑五相府荣,谢三渔舟漾。
穷达安在哉,但瞒肉眼障。
鼓瑟铿尔舍,扶杖曝然放。
在我本不亏,底处更求长。
独挂百钱游,无人捉私酿。
醉归一腹春,满纸挥琴畅。
珍重江左王,德卲宜绛帐
天遣千里来,不顾闽山瘴。
人言臭味同,政可慰悽怆。
谁知金玉予,诗成即相饷。
笔力到天心,开卷人争仰。
但勿赋兔葵,小儿易生谤。
献之诗更奇,句法晋宋尚。
从渠得精深,嗟余真恍傥。
何当日相从,烦君更语上。
径追太古风,三叹聊十唱。

拼音版原文

shīsuīxiāotiáoshìháozhuàng

yàojiēyǒushīwèixiōngzhōngwàng

zhīfāngcùntàikōngděngkuàng

chuānshìshuǐliúshígāofēnglàng

zhèngxiāngróngxièsānzhōuyàng

qióngānzàizāidànmánròuyǎnzhàng

kēngěrshèzhàngboránfàng

zàiběnkuīchùgèngqiúcháng

guàbǎiqiányóurénzhuōniàng

zuìguīchūnmǎnzhǐhuīqínchàng

zhēnzhòngjiāngzuǒwángshàojiàngzhàng

tiānqiǎnqiānláimǐnshānzhàng

rényánchòuwèitóngzhèngwèichuàng

shuízhījīnshīchéngxiāngxiǎng

dàotiānxīnkāijuànrénzhēngyǎng

dànkuíxiǎoérshēngbàng

xiànzhīshīgèngjìnshǒushàng

cóngjīngshēnjiēzhēnhuǎngtǎng

dāngxiāngcóngfánjūngèngshàng

jìngzhuītàifēngsāntànliáoshíchàng

注释

虎筮:以虎为象的占卜。
胸中望:心中的期望。
虚旷:空旷、辽阔。
川逝:流水流逝。
私酿:自家酿造的酒。
恍傥:茫然、无所适从。
相从:相伴、追随。
太古风:远古的风气。

翻译

即使卜筮微不足道,虎卦依然显豪迈。
世间万物都有得失,胸中抱负永不息。
谁曾想内心之地,空旷如太空无垠。
流水虽逝去不回,风吹石头起波澜。
郑五在相府显赫,谢三泛舟江湖间。
穷困显达有何定论,只因肉眼所见有限。
放下鼓瑟,手杖随意置放。
我本无缺,何需外求更多。
独自挂着百钱游荡,无人分享私酿美酒。
醉后归来,满纸琴音流淌着春天。
敬重江左王,美德如同红帐中的贵人。
苍天让我千里而来,不顾福建山林的瘴气。
人们说气味相同,这足以安慰凄凉。
谁能料到,你赠予我金玉良言。
你的笔力直达天际,众人争相仰望。
但请勿写低俗之作,免遭孩童误解。
献之的诗更奇特,句法沿袭晋宋风。
任他精深,我却感叹自己恍若隔世。
回想当初,多亏你指引。
让我们追寻远古风尚,连声三叹,共唱十曲。

鉴赏

这首诗是一篇饱含深意的作品,它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生哲理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艺术造诣。首先,“虱卜虽萧条,虎筮固豪壮”两句以强弱对比,开启了一种对生命力与脆弱并存的思考。这两句通过对自然物象的描写,隐喻了人生的得失和未曾息止的胸中所望。

接下来的“那知方寸地,太空等虚旷”则是诗人对于空间和时间的感悟,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达观豁达的情怀。紧接着,“川逝水不流,石高风自浪”两句,以静谧的山川景象展示了自然界的宁静与力量对比,这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写照。

“郑五相府荣,谢三渔舟漾”则是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点滴回忆,通过这些具体的人物和事迹,勾勒出了一种超越时空的历史感。随后,“穷达安在哉,但瞒肉眼障”表明了诗人对于不同社会地位和个人境遇持平常心态,不为世俗所迷。

“鼓瑟铿尔舍,扶杖曝然放”则是对艺术生活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在音乐与自然中的自由自在。紧接着,“在我本不亏,底处更求长”表达了一种不断追求和提升自己的精神状态。

“独挂百钱游,无人捉私酿”则是对个人隐逸生活的描写,而“醉归一腹春,满纸挥琴畅”则是诗人在饮酒、弹琴中寻找心灵的释放与愉悦。这两句展现了诗人对于简单生活的向往和艺术创作时的那份自由与快乐。

“珍重江左王,德卲宜绛帐”则是对某位尊贵人物的赞美,而“天遣千里来,不顾闽山瘴”则展示了一种超越空间限制、不畏艰难的精神。紧接着,“人言臭味同,政可慰悽怆”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毁誉持有平常心态。

“谁知金玉予,诗成即相饷”则是对诗歌创作和分享的喜悦,而“笔力到天心,开卷人争仰”则展现了诗人的艺术才华和作品所受到的赞赏。这两句强调了诗歌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力量。

“但勿赋兔葵,小儿易生谤”是对后世对于诗歌评价的提醒,不要轻易诽谤。而“献之诗更奇,句法晋宋尚”则表达了诗人对传统文化和艺术形式的尊重与继承。

最后,“从渠得精深,嗟余真恍傥”是对个人修养和艺术造诣的自我评价,而“何当日相从,烦君更语上”则是一种对朋友、同道之间交流的期待。全诗以“径追太古风,三叹聊十唱”结束,表达了诗人对于古典文化的向往和艺术创作中不断追求高远境界的情怀。

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也展示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自然、历史、艺术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