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巷在乔木,深斋垂古藤
出处:《武威同诸公过杨七山人得藤字》
唐 · 高适
幕府日多暇,田家岁复登。
相知恨不早,乘兴乃无恒。
穷巷在乔木,深斋垂古藤。
边城唯有醉,此外更何能。
相知恨不早,乘兴乃无恒。
穷巷在乔木,深斋垂古藤。
边城唯有醉,此外更何能。
注释
幕府:官署。暇:空闲。
田家:农家。
登:丰收。
相知:知己。
恨不早:遗憾太迟。
乘兴:乘着兴致。
无恒:难以持久。
穷巷:简陋小巷。
乔木:高大树木。
深斋:古老的书斋。
古藤:古老的藤蔓。
边城:边远的城池。
唯有:只有。
醉:借酒浇愁。
更何能:还能做什么。
翻译
官署里的日子渐渐空闲下来,农家一年的收成又丰收了。遗憾的是相识太晚,想要乘着兴致享受总是难以持久。
简陋小巷隐藏在高大的树木中,古老的书斋挂着长长的藤蔓。
在这边远的城池里,只剩下借酒浇愁,除此之外还能做什么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闲适自在的生活状态和对友情的珍惜,以及诗人对于人生无常的感慨。
"幕府日多暇,田家岁复登。"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官府中享有充裕的时间,同时也关注着农事的循环,这里的“登”可能是指观察或管理田地之意,体现出一种闲适与对自然生活的关心。
"相知恨不早,乘兴乃无恒。" 这两句则流露出诗人对于友情的珍惜和对时光易逝的感慨。"相知"指的是志同道合之人,而"恨不早"表达了如果能早些相识该多好,"乘兴乃无恒"则是在谈到人生中的快乐时光往往难以持久。
"穷巷在乔木,深斋垂古藤。"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幽静的居所,"穷巷"和"深斋"都形容了一个隐逸的环境,而"乔木"和"古藤"则增添了一份自然与历史的气息。
"边城唯有醉,此外更何能。"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面对生活和边疆的寂寞,只有通过饮酒来寻找一时的忘我,"此外更何能"也隐含了一种对现实无力的无奈。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心境,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于友情和生活本质的深刻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