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赋还为封禅书,攀折铜盘求疗疾
出处:《绿绮曲》
明 · 黎遂球
蜀弦切切求知音,京毂卖文豪破琴。
女儿重声男重色,当垆复有长门金。
芙蓉隐映壁遥立,盘龙月照春山湿。
献赋还为封禅书,攀折铜盘求疗疾。
白头怜才各有情,刘郎卓女殊相争。
为君细察凤凰语,何如名士悦倾城。
女儿重声男重色,当垆复有长门金。
芙蓉隐映壁遥立,盘龙月照春山湿。
献赋还为封禅书,攀折铜盘求疗疾。
白头怜才各有情,刘郎卓女殊相争。
为君细察凤凰语,何如名士悦倾城。
鉴赏
这首《绿绮曲》是明代诗人黎遂球的作品,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充满情感与冲突的画面。
开篇“蜀弦切切求知音,京毂卖文豪破琴”,以“蜀弦”和“京毂”两个意象,分别象征着南方的音乐艺术与北方的政治文化,表达了对知音的渴望与对才华的追求。蜀地的琴弦在切切地诉说着对知音的呼唤,而京城的文豪则在破琴中展现其才华的极致。这里巧妙地运用了音乐与文学的象征,展现了艺术与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接着,“女儿重声男重色,当垆复有长门金”,进一步深化了对人物性格的描绘。女儿们重视名声,男人们则看重美色,这种对比揭示了社会中不同性别对于价值的不同追求。同时,“当垆”与“长门金”分别指代酒肆与皇宫,暗示了社会阶层与权力的象征,以及其中蕴含的复杂人际关系。
“芙蓉隐映壁遥立,盘龙月照春山湿”,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象,通过“芙蓉”、“盘龙”与“春山”的意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神秘的氛围。这里的景物描写不仅美化了环境,也暗喻了人物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复杂。
“献赋还为封禅书,攀折铜盘求疗疾”,这两句体现了人物的多面性与行动的多样性。献赋与封禅书代表着对权力与荣誉的追求,而攀折铜盘求疗疾则可能暗示了对健康或精神层面的关切。这种对比展示了人物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最后,“白头怜才各有情,刘郎卓女殊相争”,总结了前文的情感与冲突,强调了对才华的尊重与对情感的珍视。刘郎与卓女的故事在这里被引用,象征着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反映了社会中对才华与情感的双重重视。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明代社会的多元面貌与人物的复杂心理,既有对艺术与文化的深情赞美,也有对人性与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