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防高节伤,不厌冗材秃
出处:《洗竹十八韵》
宋 · 李新
谁仿王郎子,庭前种修竹。
清阴生晓云,远意近幽谷。
岁久太昏翳,客来为湔沐。
掠地芟蒙茸,挥空除朴樕。
碧筱恶微琐,孤根赏幽独。
惟防高节伤,不厌冗材秃。
露枝借蝉附,风干贻凤宿。
筠消蝼蚁惊,影浅虻蚋哭。
减裁终瘦骨,潇洒自空腹。
初劳拣择手,终入穷淡目。
月浪细摇金,秋声寒戛玉。
差肩存挺直,乱眼憎拳曲。
洞然大夫心,卓尔高士躅。
春风雨零红,林木霜换绿。
长久此君操,正可起颓俗。
山阴牛羊侵,渭滨斤斧辱。
持君易金钱,伐尽犹不足。
是中主人贤,不作薪藁束。
清阴生晓云,远意近幽谷。
岁久太昏翳,客来为湔沐。
掠地芟蒙茸,挥空除朴樕。
碧筱恶微琐,孤根赏幽独。
惟防高节伤,不厌冗材秃。
露枝借蝉附,风干贻凤宿。
筠消蝼蚁惊,影浅虻蚋哭。
减裁终瘦骨,潇洒自空腹。
初劳拣择手,终入穷淡目。
月浪细摇金,秋声寒戛玉。
差肩存挺直,乱眼憎拳曲。
洞然大夫心,卓尔高士躅。
春风雨零红,林木霜换绿。
长久此君操,正可起颓俗。
山阴牛羊侵,渭滨斤斧辱。
持君易金钱,伐尽犹不足。
是中主人贤,不作薪藁束。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名为《洗竹十八韵》,出自宋代诗人李新的手笔。全诗以洗刷庭前修竹的劳作为题材,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态度。
从技巧上看,这首诗采用了大量的对仗手法,如“清阴生晓云,远意近幽谷”中的“云”与“谷”相对,“掠地芟蒙茸,挥空除朴樕”中的“茸”与“樕”相对,这样的艺术处理增强了诗歌的音韵美感。
在情感表达上,诗人通过洗竹这一行为,寄寓着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孤独生活的执著。如“碧筱恶微琐,孤根赏幽独”中,“碧筱”指的是细长的竹枝,而“孤根”则象征着诗人自己的孤独与坚守,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自在独处的情怀。
此外,诗中的意象也极为丰富,如“露枝借蝉附,风干贻凤宿”描绘了竹叶间露珠和风的关系,以及竹林中蝉与凤凰的隐喻,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诗人的情感联结。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更透露出一种淡泊明志、超然物外的情怀,是一篇融合了意象和情感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