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来历山川,此地独回邅
出处:《经琵琶峡诗》
南北朝 · 萧纲
由来历山川,此地独回邅。
百领相纡蔽,千崖共隐天。
横峰时碍水,断岸或通川。
还瞻已迷向,直去复疑前。
夕波照孤月,山枝敛夜烟。
此时愁绪密,□□魂九迁。
百领相纡蔽,千崖共隐天。
横峰时碍水,断岸或通川。
还瞻已迷向,直去复疑前。
夕波照孤月,山枝敛夜烟。
此时愁绪密,□□魂九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琵琶峡的壮丽景色与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开篇“由来历山川,此地独回邅”以宏大的视角引入,仿佛引领读者穿越历史的长河,来到这片独特的地理奇观面前。接下来的“百领相纡蔽,千崖共隐天”,运用夸张的手法,将群山连绵、遮天蔽日的景象生动展现,营造出一种雄伟而神秘的氛围。
“横峰时碍水,断岸或通川”两句,细腻描绘了山与水的相互作用,山峰有时遮挡了水流,有时又与河流交汇,展现出自然界的动态美。而“还瞻已迷向,直去复疑前”则表达了诗人面对如此壮阔景色时的迷茫与困惑,既有对未知的探索欲,又有对方向的不确定感。
“夕波照孤月,山枝敛夜烟”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幽深的画面,夕阳的余晖映照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与孤独的明月交相辉映;山间的枝叶在夜色中敛起,夜雾轻笼,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宁静。最后,“此时愁绪密,□□魂九迁”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复杂情绪,愁绪如丝般缠绕,似乎连灵魂都经历了九次迁徙,形象地展现了情感的深沉与复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不仅描绘了琵琶峡的自然景观,更深刻地揭示了诗人面对壮丽自然时的内心世界,体现了南北朝时期文人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和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