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十日匡庐下,看尽佳山只恶怀
出处:《南康道中三首》
明 · 苏葵
故国江山不甚佳,聊曾吟弄兴无涯。
如何十日匡庐下,看尽佳山只恶怀。
如何十日匡庐下,看尽佳山只恶怀。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苏葵的《南康道中三首》之一,通过对比“故国江山”与“南康道中”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独特感受。
首句“故国江山不甚佳”,诗人以一种淡淡的遗憾口吻,提到自己怀念的故乡山水,并认为它们并不特别出色。这种对比手法为后续的情感铺垫了基础。
次句“聊曾吟弄兴无涯”,转而描述了诗人在此地的游历和欣赏,虽然这里的风景可能不如故乡,但仍然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和欣赏的乐趣,仿佛无穷无尽。
接着,“如何十日匡庐下”,诗人将视线转向了更具体的地点——匡庐(庐山),这里是他停留了十天的地方。这一句中的“如何”二字,既是对时间跨度的强调,也蕴含着对即将结束的旅程的感慨。
最后,“看尽佳山只恶怀”,则是全诗情感的高潮。在经历了长时间的观赏之后,诗人却发现,尽管眼前山川秀丽,却只能引起内心的愁绪和不满。这种反差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山水的深切怀念,以及对当前所处环境的某种不满或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和情感的转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远方故乡的思念,也有对眼前景色的欣赏与反思,体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独特的审美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