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榛肉逾洁,似栗壳仍厚
出处:《橡枓》
明 · 徐庸
山果何琐碎,其名曰橡枓。
比榛肉逾洁,似栗壳仍厚。
团圆虽媚目,酸苦难入口。
土风无兼□,藉此侑樽酒。
比榛肉逾洁,似栗壳仍厚。
团圆虽媚目,酸苦难入口。
土风无兼□,藉此侑樽酒。
鉴赏
这首诗以橡枓为题,描绘了橡枓的外在形态与内在特性,同时融入了地方风俗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物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深刻的理解。
首先,诗中提到橡枓的外形小巧而琐碎,但其果实却有着与众不同的特点。橡枓的果实比榛子更为洁净,外壳类似于栗子,既厚实又坚固。这种对比突出了橡枓独特的质地和外观。
接着,诗人通过“团圆虽媚目”一句,赞美了橡枓果实的圆润可爱,仿佛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然而,“酸苦难入口”则揭示了橡枓内在的特性——尽管外表诱人,但口感酸涩,难以直接食用。
最后,诗中提到了地方风俗,橡枓在当地被用来佐酒,成为宴席上的佳肴。这一细节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容,也反映了橡枓在民间生活中的实用价值和文化意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橡枓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界的敏锐洞察力和对生活细节的深刻体悟,同时也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对自然美与生活美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