拄杖偏宜最上头,羽人何处访丹丘
出处:《登阆风阁访蒋偕公道士不值》
清 · 顾宗泰
拄杖偏宜最上头,羽人何处访丹丘。
四山春雨空侵牖,终日奇云不去楼。
欲与《黄庭》参《内景》,谁将紫字写灵修。
古藤花发烹泉水,缘结烟霞拟再游。
四山春雨空侵牖,终日奇云不去楼。
欲与《黄庭》参《内景》,谁将紫字写灵修。
古藤花发烹泉水,缘结烟霞拟再游。
鉴赏
这首清代顾宗泰的《登阆风阁访蒋偕公道士不值》描绘了诗人登阁寻访道友未遇的场景。首句“拄杖偏宜最上头”形象地写出诗人年事已高,却仍兴致勃勃地登上阁楼,足见其对道教文化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期待。次句“羽人何处访丹丘”暗指寻找仙人踪迹,流露出对超脱尘世的理想追求。
“四山春雨空侵牖”描绘了四周山色在春雨中朦胧,只有雨声滴落在窗棂,显得空寂而幽深。诗人感叹“终日奇云不去楼”,暗示道士居住之地常有异象,增添了神秘色彩。
“欲与《黄庭》参《内景》”表达了诗人想要深入研究道教经典《黄庭经》的愿望,希望能借此与内心世界相契合。“谁将紫字写灵修”则以疑问形式,寓言般地表达了对道法精妙的探求和对高人传授的期盼。
最后两句“古藤花发烹泉水,缘结烟霞拟再游”描绘了阁楼周围自然景色的美好,藤花盛开,泉水清澈,诗人期待着有朝一日能再次造访,与道友共享这如仙境般的环境,表达出对道教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登阁所见所感,展现了诗人对道教文化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憧憬,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蒋偕公的深深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