鸱夷谓大瓠,皆饱安用浮
出处:《次韵子瞻题薛周逸老亭》
宋 · 苏辙
飞鸟不知穴,山鹿不知流。
薛子善饮酒,口如汲水虬。
吾观肠胃间,何异族党州。
人满地已尽,一介不可留。
谓子试饮水,一酌不再求。
谓子饮醇酒,百釂岂待酬。
酒可水不可,其说亦已悠。
以我视夫子,胸腹百丈幽。
譬如田中人,视彼公与侯。
未省破颜饮,何况裸露头。
鸱夷谓大瓠,皆饱安用浮。
多少苟自适,岂害为朋游。
薛子善饮酒,口如汲水虬。
吾观肠胃间,何异族党州。
人满地已尽,一介不可留。
谓子试饮水,一酌不再求。
谓子饮醇酒,百釂岂待酬。
酒可水不可,其说亦已悠。
以我视夫子,胸腹百丈幽。
譬如田中人,视彼公与侯。
未省破颜饮,何况裸露头。
鸱夷谓大瓠,皆饱安用浮。
多少苟自适,岂害为朋游。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穴:洞穴。流:水流。
薛子:指薛先生。
汲水虬:形容饮酒之多,如龙吸水。
肠胃间:比喻人的内心世界。
族党州:家乡的族人。
一介:一个。
酌:饮酒。
酬:回报。
幽:深邃。
公与侯:贵族或高位者。
破颜:开怀。
鸱夷:古代盛酒的皮囊。
大瓠:大葫芦。
苟自适:勉强自我满足。
朋游:结交朋友。
翻译
飞翔的鸟儿不知道洞穴,山中的鹿子不懂得水流。薛先生善于饮酒,他的嘴巴像汲取泉水的龙。
我看在他的肠胃之间,和在家乡的族人有何不同。
人群满溢之地已经消失,连一个也不可留存。
我对你说,试着喝水吧,一次就足够,不再需要更多。
我说你喝醇厚的酒,再多也不会推辞。
酒可以喝,水却不能,这个道理已经深远。
以我的眼光来看你,你的胸襟深邃如百丈深渊。
就像田间的农夫看待公侯,不觉有何尊贵。
未曾见过他开怀畅饮,更不用说袒露心扉。
鸱夷(古代盛酒器)认为大葫芦装满了就足够,为何还要漂浮。
追求适度的快乐,怎会妨碍结交朋友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作品《次韵子瞻题薛周逸老亭》。诗人通过对薛周逸老饮酒的描绘,展现了他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他以飞鸟和山鹿比喻不知世事的人,薛子则以其海量饮酒而显得与众不同。诗人认为,人生在世,应如薛子般随性自在,既能享受清水的简单,也能品味醇酒的浓烈,不必过于在意世俗的权势和礼节。
薛子的豪饮被比作田中人对公侯的淡然态度,诗人强调的是内心的满足和平静,而非外在的炫耀。他还引用“鸱夷谓大瓠”这一典故,表达出对过度追求名利的质疑,主张人们应追求内心的舒适和友情的陪伴。
整首诗语言质朴,寓言深刻,体现了苏辙清新自然的诗风,以及对人生真谛的深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