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唯禁手,亦乃禁心
出处:《偈一百二十首 其一一六》
宋 · 释怀深
不唯禁足,亦乃禁口。
不唯禁口,亦乃禁手。
不唯禁手,亦乃禁心。
禁心不禁口,日日嫌佛丑。
禁口不禁手,累及眉头皱。
禁手不禁心,罪过转弥深。
禁足更禁口,蚁子衔椀走。
禁口更禁手,垂杨生左肘。
禁手更禁心,大地是黄金。
要得一夏安乐,细看两重注脚。
山僧恁么说话,大似不龟手之药。
明珠一颗价难酬,不是知音便暗投。
翻笑药山空费力,水清鱼现不吞钩。
不唯禁口,亦乃禁手。
不唯禁手,亦乃禁心。
禁心不禁口,日日嫌佛丑。
禁口不禁手,累及眉头皱。
禁手不禁心,罪过转弥深。
禁足更禁口,蚁子衔椀走。
禁口更禁手,垂杨生左肘。
禁手更禁心,大地是黄金。
要得一夏安乐,细看两重注脚。
山僧恁么说话,大似不龟手之药。
明珠一颗价难酬,不是知音便暗投。
翻笑药山空费力,水清鱼现不吞钩。
鉴赏
这首诗以禅宗的语境展开,通过一系列的“禁”字,构建了一种层层递进的修持过程,旨在引导读者深入理解内心的清净与修行的真谛。
首先,“不唯禁足,亦乃禁口。不唯禁口,亦乃禁手。不唯禁手,亦乃禁心。”这四句诗描绘了从身体到心灵的层层限制,强调了修行不仅仅是外在行为的约束,更是内在心灵的净化。禁足意味着远离尘嚣,禁口则是控制言语,禁手则是在行动上有所节制,最后禁心则是对内心欲望的克制。
接下来,“禁心不禁口,日日嫌佛丑。禁口不禁手,累及眉头皱。禁手不禁心,罪过转弥深。”这几句揭示了修行过程中常见的误区:仅在言语或行为上有所约束,而忽视了内心的真正净化。这会导致对佛法的误解和内心的烦恼累积。
“禁足更禁口,蚁子衔碗走。禁口更禁手,垂杨生左肘。禁手更禁心,大地是黄金。”这里通过夸张的手法,进一步说明了修行的难度和复杂性。即使在身体和言语上严格约束,内心的贪欲和执着依然难以消除;即使在言语和行动上有所节制,内心的欲望和烦恼仍可能滋生。
最后,“要得一夏安乐,细看两重注脚。山僧恁么说话,大似不龟手之药。明珠一颗价难酬,不是知音便暗投。翻笑药山空费力,水清鱼现不吞钩。”这几句诗总结了修行的最终目标——内心的平静与快乐,并以生动的比喻强调了知音的重要性。同时,也讽刺了那些徒有其表、缺乏实质性的修行者,以及那些盲目追求、未能真正领悟佛法真谛的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寓言式的叙述,深刻地探讨了修行的真谛,提醒人们在修行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外在的行为约束,更要深入内心,真正实现内心的净化与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