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看岧峣倚青嶂,翁妪颂说倾三吴
出处:《陪李公择观金地佛牙》
宋 · 秦观
薄伽梵相含空虚,化人分段同璠玙。
尔来示灭二千岁,真骨万里传中区。
钱塘有尼号法照,得自禁掖藏金铺。
欲因此胜高构阁,假设象似开群愚。
偶从好事至霅上,持出瞻玩相欢娱。
灵牙宝色玉不如,上有无数光明珠。
庄严一一出御帑,蜿蜒绣袋荣砗磲。
是时宾客尽上士,回向已登十地初。
殷勤称赞出软语,坐人顾眄惊俗污。
因悲人生信如梦,浪逐声势霜鬓须。
一源清净谁复无,枉入诸趋更崎岖。
愿因今日诣真际,古松白日常萧疏。
乃知金仙妙难测,馀润普及沾凡枯。
况复老尼亦才辩,朱甍碧瓦非难图。
行看岧峣倚青嶂,翁妪颂说倾三吴。
尔来示灭二千岁,真骨万里传中区。
钱塘有尼号法照,得自禁掖藏金铺。
欲因此胜高构阁,假设象似开群愚。
偶从好事至霅上,持出瞻玩相欢娱。
灵牙宝色玉不如,上有无数光明珠。
庄严一一出御帑,蜿蜒绣袋荣砗磲。
是时宾客尽上士,回向已登十地初。
殷勤称赞出软语,坐人顾眄惊俗污。
因悲人生信如梦,浪逐声势霜鬓须。
一源清净谁复无,枉入诸趋更崎岖。
愿因今日诣真际,古松白日常萧疏。
乃知金仙妙难测,馀润普及沾凡枯。
况复老尼亦才辩,朱甍碧瓦非难图。
行看岧峣倚青嶂,翁妪颂说倾三吴。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薄伽梵:佛教中的尊称,指佛陀。空虚:象征佛性的广大无边。
璠玙:美玉,比喻佛法的纯洁。
禁掖:皇宫禁地。
象似:模仿,仿造。
霅上:霅水边,地名。
灵牙:指佛牙,具有神圣意义。
御帑:皇家仓库。
砗磲:海洋贝类,象征贵重。
十地:佛教修行的十个阶段。
软语:温和的话语。
萧疏:稀疏,形容景象冷清。
金仙:金色的神仙,指佛。
馀润:恩泽,余下的好处。
朱甍碧瓦:红色屋脊,绿色瓦片,形容建筑华丽。
翻译
薄伽梵像蕴含虚空,化身分段如同美玉。至今已示寂灭两千年,真身骨骼流传于中原。
钱塘有一位尼姑名唤法照,她从宫廷秘藏中得到珍品。
想借此胜景建高阁,模仿佛像开启众人智慧。
偶然间,好事者来到霅水边,取出观赏,共享欢乐。
灵牙宝光胜过美玉,上面镶嵌无数明珠。
这些珍宝逐一展示在御库,装在绣袋中,如砗磲般华丽。
当时宾客皆为高士,他们修行已登十地初阶。
众人热情赞美,言辞温婉,旁观者也为之惊叹。
感伤人生如梦,随波逐流,白发渐生。
一切源自清净,何人不能达到,只是追求之路曲折。
愿今日能亲临真境,古松白日映照,景象萧疏。
方知金仙奥妙难测,恩泽普降,惠及凡尘枯木。
更何况老尼才智过人,红屋绿瓦并非遥不可及。
不久后,此地将矗立崇高的塔楼,老少皆会传颂于三吴之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秦观陪同李公择观赏金地佛牙的场景。诗人以佛教故事为背景,赞美了佛牙的神圣与非凡。"薄伽梵相含空虚"象征佛的智慧空灵,"化人分段同璠玙"暗示佛牙具有转化人心的力量。佛牙历经两千年的示现,依然受到人们的敬仰,从钱塘的法照尼手中展示出来,希望能启发大众。在座的都是有识之士,对佛牙的赞叹和对人生的感慨交织,感叹人生如梦,应追求内心的清净。诗人希望借此领悟佛法真谛,即使在平凡生活中也能感受到佛的恩泽。最后,他期待佛牙所在之地能成为人们崇敬的对象,如同耸立的山峰,连老尼也展现出才情,整个景象将吸引三吴之地的人们前来颂扬。整首诗语言优美,富有哲理,体现了秦观对于佛教的深刻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