羡子迎偏老,呼儿酌细君
出处:《除日送龙涎香与宋评事 其二》
宋 · 曾丰
半载随蓬转,中宵送夜分。
酒供文字饮,香对圣贤焚。
羡子迎偏老,呼儿酌细君。
劝酬交错里,款款鸭炉薰。
酒供文字饮,香对圣贤焚。
羡子迎偏老,呼儿酌细君。
劝酬交错里,款款鸭炉薰。
注释
半载:半年。蓬转:随风飘荡。
中宵:深夜。
夜分:夜晚的更替。
酒供:借酒。
文字饮:助文思。
圣贤:尊敬的人。
焚:点燃。
羡子:羡慕你。
迎偏老:受到偏爱。
酌:斟酒。
细君:古时对妻子的尊称。
劝酬交错:劝酒和回敬。
款款:温馨的样子。
鸭炉:熏香炉。
薰:熏香。
翻译
跟随风向漂泊了半年多,深夜里陪伴着夜晚的更替。借酒助文思,点燃香火敬奉圣贤。
羡慕你年纪轻轻就受到偏爱,呼唤儿子为夫人斟酒。
在劝酒与回敬的交错中,温馨的气氛里炉火熏香四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丰所作的《除日送龙涎香与宋评事(其二)》中的片段。诗人通过描述自己漂泊的生活,表达了对友人宋评事的敬意和祝福。"半载随蓬转"描绘了诗人长期在外奔波,如同随风飘荡的蓬草,生活不定;"中宵送夜分"则写出诗人深夜仍在忙碌,为友人准备珍贵的龙涎香。"酒供文字饮,香对圣贤焚"体现了诗人以文会友,崇尚圣贤的高雅情趣。
"羡子迎偏老"表达诗人羡慕宋评事能享受这份礼物,暗示对方年纪已大,更显珍贵;"呼儿酌细君"则是对宋评事家人的关心,"细君"是对妻子的尊称。最后两句"劝酬交错里,款款鸭炉薰"描绘了温馨的饮酒场景,鸭炉熏香缭绕,气氛融洽,诗人借此机会深情地向宋评事表达祝愿。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既有个人的漂泊感慨,又有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友人生活的美好期待,展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风雅生活和深厚的人文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