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何得一适,亦有如生时
出处:《和陶饮酒二十首 其一》
宋 · 苏轼
我不如陶生,世事缠绵之。
云何得一适,亦有如生时。
寸田无荆棘,佳处正在兹。
纵心与事往,所遇无复疑。
偶得酒中趣,空杯亦常持。
云何得一适,亦有如生时。
寸田无荆棘,佳处正在兹。
纵心与事往,所遇无复疑。
偶得酒中趣,空杯亦常持。
注释
陶生:指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以隐居田园、不慕名利著称。世事缠绵:形容世间纷繁复杂,难以摆脱。
云何:如何,怎样。
寸田:比喻微小的土地或生活领域。
纵心:放开心扉,随性而为。
偶得:偶然间获得。
空杯:象征心灵的空灵状态。
翻译
我比不上陶渊明,世间纷扰让我困扰。如何能像他那样找到内心的宁静,享受生活呢?
哪怕只有小小的一片土地没有杂草荆棘,美好的事物就在这里。
随心所欲地生活,遇到的事情不再让我疑惑。
偶尔领悟到饮酒的乐趣,即使空杯在手,也能常常保持这种心境。
鉴赏
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现实与理想生活的向往。"我不如陶生,世事缠绵之"一句,通过自谦不如陶渊明的超脱态度,抒发了对田园生活的憧憬,但同时也承认自己无法摆脱世俗纷争。这两句话既是诗人内心的真实写照,也展现了他对于清净生活的无限向往。
"云何得一适,亦有如生时"则表达了诗人希望找到一种与陶渊明相似的宁静生活状态,即使只是暂时的。这里的“如生时”指的是陶渊明隐居时的情景。
接着,“寸田无荆棘,佳处正在兹”描述了一个理想中的小块土地,没有杂草,只有美好之地。这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诗人对于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纵心与事往,所遇无复疑"则表达了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即使在纷繁复杂的世俗之中,也能够保持一颗平常心,不再有过多的犹豫和困扰。
最后,“偶得酒中趣,空杯亦常持”显示了诗人通过饮酒来寻找生活中的乐趣,即便是在无酒可喝的时候,他也会保持这种寻求快乐的心态。这不仅展现了苏轼的豁达,更体现出他对待烦恼时的那份超然。
总体而言,这首诗是苏轼在忙碌和压力之下所写的一种情感宣泄,通过与陶渊明隐逸生活的对比,表达了自己对于简单、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展现了他在面对复杂世事时保持豁达乐观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