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幽每忘倦,相对惬襟期
出处:《怀止白和上》
明末清初 · 朱用纯
寻幽每忘倦,相对惬襟期。
花气穿云细,泉声出竹迟。
心空山更静,句妙世常知。
岂为晴湖眺,春风几度思。
花气穿云细,泉声出竹迟。
心空山更静,句妙世常知。
岂为晴湖眺,春风几度思。
鉴赏
此诗《怀止白和上》由明末清初诗人朱用纯所作,描绘了一幅寻幽访静、心旷神怡的山水画卷。全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悟与心灵的净化过程。
首联“寻幽每忘倦,相对惬襟期”,开篇即点明了诗人的行为动机——寻觅幽静之地,以求心灵的慰藉与放松。这里的“寻幽”不仅指寻找自然之幽,更是寻求内心深处的宁静与和谐。“忘倦”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一过程的全情投入与享受,仿佛在自然中找到了精神的寄托。
颔联“花气穿云细,泉声出竹迟”,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眼中所见的自然景象。花朵的香气穿透云层,显得格外细腻,而泉水从竹林间流出的声音,则是那样悠长而缓慢。这两句通过视觉与听觉的双重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富有生机的氛围,让读者仿佛能感受到空气中弥漫的清新与生命的律动。
颈联“心空山更静,句妙世常知”,转而表达诗人内心的体验与感悟。随着心灵的空灵,山也显得更加寂静,仿佛整个世界都因这份宁静而变得更加美好。同时,诗人认为自己创作的诗句,因其蕴含的深刻哲理与美妙意境,即便在世间也能被广泛理解与欣赏。这里既是对自身才华的自信,也是对自然与人文之间和谐关系的赞美。
尾联“岂为晴湖眺,春风几度思”,收束全诗,诗人似乎在思考与展望。他并非仅仅为了观赏晴日下的湖光山色,而是通过春风的多次吹拂,不断激发着内心深处的思绪与灵感。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更是对生命旅程中不断探索与思考的肯定。
综观全诗,《怀止白和上》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追求与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以及在两者交汇处所获得的精神满足与心灵净化。诗中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对内心平静的向往,以及对生活哲理的深思,是一首富有意境与情感深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