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人丹水北,游客锦城东
出处:《送郑司仓入蜀》
唐 · 卢照邻
离人丹水北,游客锦城东。
别意还无已,离忧自不穷。
陇云朝结阵,江月夜临空。
关塞疲征马,霜氛落早鸿。
潘年三十外,蜀道五千中。
送君秋水曲,酌酒对清风。
别意还无已,离忧自不穷。
陇云朝结阵,江月夜临空。
关塞疲征马,霜氛落早鸿。
潘年三十外,蜀道五千中。
送君秋水曲,酌酒对清风。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离人:指离别的人,即将远行的人。丹水:古河流名,这里代指离别的地方。
锦城:成都的别称,因其织锦业发达而得名。
别意:离别的思绪,离愁。
无已:没有尽头,不停止。
离忧:离别的忧虑。
陇云:指陇山的云,陇山位于今陕西甘肃一带。
江月:江中的明月,也可象征思乡之情。
关塞:边关要塞,古代的军事防线。
疲征马:疲倦的征战马匹,暗示战争的艰辛。
霜氛:霜气,寒霜。
早鸿:早秋的大雁,常寓意离别或季节的变迁。
潘年三十外:潘岳,西晋文学家,此处以他自比,表示自己已过而立之年。
蜀道:指通往蜀地的道路,这里指诗人所在的蜀地。
秋水曲:秋天的水边,可能是送别的地点。
酌酒:倒酒,饮酒。
翻译
离人远离了丹水之北,游客来到了锦城之东。离别的愁绪似乎没有尽头,忧虑也自然源源不绝。
陇山的云彩早晨集结成阵,江上的明月夜晚高挂空中。
边关的战马因疲倦而征战,寒霜中的大雁早早南飞。
我已过三十的潘岳年纪,行走在蜀道这五千里的路程中。
在秋水边送你离开,对着清风举杯共饮。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卢照邻的《送郑司仓入蜀》,是一首送别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诗人表达了离别时的复杂感情以及对友人的深厚思念。
诗中的“离人丹水北,游客锦城东”两句,以地理位置划分了离别双方的心境。"丹水"和"锦城"都是实指,也有象征意义,分别代表着离去者和送别者的不同世界。这两句设置了整个诗篇的忧伤基调。
“别意还无已,离忧自不穷”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别意"指的是离别的情感,而"离忧"则是这种情感所带来的忧虑。这里强调了这份离愁的深重。
“陇云朝结阵,江月夜临空”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增添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陇云”和“江月”都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常用来表达孤独与寂寞情怀的意象。这里则更深化了离别之中的凄凉感。
"关塞疲征马,霜氛落早鸿"这两句,则将送别的情景具体到边塞和秋天,通过“疲征马”、“霜氛”、“早鸿”的描写,渲染出一种萧瑟的气氛。这里的“关塞”指的是边疆地区,而“霜氛”则是秋季特有的景象。
“潘年三十外,蜀道五千中”两句则透露了诗人对友人未来的祝愿。“潘年”即是古代对成就的赞誉之词,而“蜀道五千中”则指的是去往蜀地(今四川一带)的艰难旅途。
最后,“送君秋水曲,酌酒对清风”两句,是诗人在送别时的情感抒发。"秋水曲"是送别的场所,而"酌酒对清风"则表达了诗人独自一人时的孤寂和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对离别之情的深切体察,展现了一种超越时间与空间的深沉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