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门谢车马,隐几亲笔砚
出处:《寄李端叔二首 其二》
宋 · 张耒
陈墟自古皇,疆野实楚县。
沃野接神畿,荒沟漕淮甸。
民风静而陋,原隰平以远。
我来逢艰岁,禾黍秋色浅。
荒居困蛩蚓,风雨老藜苋。
闭门谢车马,隐几亲笔砚。
马迹巷泥深,庖烟檐日宴。
深居窥老易,妙理殊自玩。
困亨方寸足,夸安劳远愿。
乖离感岁月,老色各满面。
友道古所敦,尺书莫辞倦。
沃野接神畿,荒沟漕淮甸。
民风静而陋,原隰平以远。
我来逢艰岁,禾黍秋色浅。
荒居困蛩蚓,风雨老藜苋。
闭门谢车马,隐几亲笔砚。
马迹巷泥深,庖烟檐日宴。
深居窥老易,妙理殊自玩。
困亨方寸足,夸安劳远愿。
乖离感岁月,老色各满面。
友道古所敦,尺书莫辞倦。
注释
墟:古代废墟,遗址。皇:指皇家,古代最高统治者。
楚县:古代楚国的行政区域。
神畿:京城,古代对首都的尊称。
荒沟:荒芜的水沟。
漕淮甸:通过淮河运输粮食的地区。
静而陋:安静但简朴。
原隰:平原和低洼地。
艰岁:艰难的年景。
藜苋:野菜,这里代指贫穷的生活。
闭门:关门谢客。
尺书:古代书信,因一尺长而得名。
翻译
陈墟自古以来就是皇家之地,这里曾是楚国的县治。肥沃的土地连接着神明所在的京城,荒沟则是淮河运输粮食的通道。
民风淳朴但略显粗陋,平原和低洼地绵延至远方。
我在这个艰难的年份来访,秋天的庄稼颜色浅淡。
荒废的居所里,虫鸣声中生活艰辛,风雨侵蚀着藜藿的生长。
我关闭门窗,谢绝车马,独自亲近笔墨纸砚。
小巷深处马蹄印深深,屋檐下炊烟袅袅,日子平静如常。
在这深居之处,我体验到岁月的流转,对生活的道理有了更深的领悟。
尽管困顿,内心满足已足够,不再追求远方的虚名。
分离让人感慨时光流逝,我们都已老去,皱纹满面。
友情是古人推崇的价值,即便书信往来频繁,也绝不厌倦。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诗人隐居生活和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的诗。开篇“陈墟自古皇,疆野实楚县”两句,以广阔的视角展现了一个古老而辽阔的地域,设置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氛围。“沃野接神畿,荒沟漕淮甸”继续描绘自然景观,给人一种边远荒凉之感。接着“民风静而陋,原隰平以远”则是从人们的生活状态和地理环境上进一步渲染出一幅宁静淡泊的画面。
诗人的个人情感在“我来逢艰岁,禾黍秋色浅”这里开始展现,他所处的时代不太平靖,而农作物的成长也不易,这是对个人境遇的一种表达。接下来的“荒居困蛩蚓,风雨老藜苋”则深化了这种艰难的生活状态。
诗人选择闭门谢客,“闭门谢车马,隐几亲笔砚”表明他更愿意投身于书籍和学问中,以此来逃避外界的干扰。接着“马迹巷泥深,庖烟檐日宴”则是对诗人生活环境的进一步描绘,给人一种静谧而又有些孤寂的感觉。
“深居窥老易,妙理殊自玩”表达了诗人通过隐居来探索和领悟生命的真谛,这种生活方式让他得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自己内心的世界。随后的“困亨方寸足,夸安劳远愿”则是对这种精神追求的一种肯定,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的精神家园感到满足。
最后,“乖离感岁月,老色各满面”显示出诗人对于时光流逝和友人的思念,而“友道古所敦,尺书莫辞倦”则是对朋友情谊的珍视,以及即使在劳累中也愿意与之交流思想。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隐居生活,表达了诗人对于精神追求的执着以及对友情的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