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当此夕,莆阳叹别离
出处:《往山东独宿城东驿适中秋见月不寐有怀赋此》
明 · 林景清
丈夫四方志,高远当自期。
四十尚未遇,我生将何为。
此身类萍梗,飘飘随所之。
去年当此夕,莆阳叹别离。
今年况在客,又值中秋时。
明月不我弃,万里长相随。
碧落净如洗,清光满无亏。
幽怀触佳景,技痒谁能医。
恨无知音者,酌我碧玉卮。
就寝苦不寐,起步当前墀。
凉风湿我巾,金风吹我衣。
徙倚恣瞻玩,徘徊动遐思。
亲闱隔山海,清樽知共谁。
柏台忆良契,对此争光辉。
仙舟有同侣,买醉情怡怡。
独我抱孤闷,劳劳客天涯。
问月月不答,随云向西驰。
四十尚未遇,我生将何为。
此身类萍梗,飘飘随所之。
去年当此夕,莆阳叹别离。
今年况在客,又值中秋时。
明月不我弃,万里长相随。
碧落净如洗,清光满无亏。
幽怀触佳景,技痒谁能医。
恨无知音者,酌我碧玉卮。
就寝苦不寐,起步当前墀。
凉风湿我巾,金风吹我衣。
徙倚恣瞻玩,徘徊动遐思。
亲闱隔山海,清樽知共谁。
柏台忆良契,对此争光辉。
仙舟有同侣,买醉情怡怡。
独我抱孤闷,劳劳客天涯。
问月月不答,随云向西驰。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林景清在中秋之夜,独自住宿于城东驿站时所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志向的追求与对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
首句“丈夫四方志,高远当自期”点明了诗人的雄心壮志,渴望在广阔的天地间实现自己的理想。接着,“四十尚未遇,我生将何为”流露出诗人对于年华易逝、尚未有所成就的忧虑和困惑。
“此身类萍梗,飘飘随所之”以浮萍和水草比喻自己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形象地描绘出诗人的孤独与无奈。接下来的回忆部分,诗人通过对比去年与今年的中秋之夜,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
“明月不我弃,万里长相随”一句,诗人借明月寄托情感,表达即使身处异乡,心中仍有一份温暖与陪伴。接着,诗人描绘了一幅清冷而宁静的秋夜图景,月光洒满大地,如同洗尽铅华,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美。
“幽怀触佳景,技痒谁能医”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忧郁与渴望被理解的情感。接下来的“恨无知音者,酌我碧玉卮”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于知音的渴望,希望有人能倾听他的心声,给予慰藉。
最后,诗人通过“问月月不答,随云向西驰”这一场景,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与迷茫,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