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斋我久绝膏腴,不为逃禅学妙喜
出处:《食蕨》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雨多蕨芽肥不已,拳曲重重毛色紫。
一夕雷惊总怒生,茎茎看与龙头似。
畲人采得兼香蕈,殷勤持向从阳市。
无人肯买充盘餐,多为性寒损肌理。
清斋我久绝膏腴,不为逃禅学妙喜。
高堂往日好伊蒲,野蔌山肴思所嗜。
肉味乾濡未忍甘,姜桂相滋今疾止。
鸡豚无复佐晨羞,蔬食从今至没齿。
寸寸春葱总断肠,枝枝冬笋休生矣。
一夕雷惊总怒生,茎茎看与龙头似。
畲人采得兼香蕈,殷勤持向从阳市。
无人肯买充盘餐,多为性寒损肌理。
清斋我久绝膏腴,不为逃禅学妙喜。
高堂往日好伊蒲,野蔌山肴思所嗜。
肉味乾濡未忍甘,姜桂相滋今疾止。
鸡豚无复佐晨羞,蔬食从今至没齿。
寸寸春葱总断肠,枝枝冬笋休生矣。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蕨菜的喜爱与食用过程中的情感变化。首句“雨多蕨芽肥不已”,生动地展现了雨水充沛时蕨菜生长旺盛的景象,蕨芽因雨水滋养而变得肥美。接着,“拳曲重重毛色紫”描述了蕨菜的形态,拳曲的形状和紫色的色泽,形象地勾勒出蕨菜的独特魅力。
“一夕雷惊总怒生,茎茎看与龙头似”则通过比喻,将蕨菜的生长状态比作被雷声惊醒后迅速生长,茎部甚至与龙头相似,形象地表现了蕨菜生命力的旺盛。接下来,“畲人采得兼香蕈,殷勤持向从阳市”描述了人们采摘蕨菜并将其带入市集的情景,体现了蕨菜在民间的受欢迎程度。
然而,“无人肯买充盘餐,多为性寒损肌理”揭示了蕨菜虽美味,但因其性寒可能对身体不利,因此在市场上并不受欢迎。诗人在此表达了对蕨菜命运的感慨。
“清斋我久绝膏腴,不为逃禅学妙喜”表明诗人自己长期素食,不以逃避禅宗生活为目的,而是出于对蕨菜的喜爱。接着,“高堂往日好伊蒲,野蔌山肴思所嗜”回忆起过去在高堂之上享用蕨菜等野菜的美好时光,表达了对这些自然美食的怀念。
“肉味乾濡未忍甘,姜桂相滋今疾止”表达了诗人对蕨菜的特殊偏好,即使在没有肉类的情况下也能享受蕨菜的美味,并且姜桂的调味能缓解其寒性。最后,“鸡豚无复佐晨羞,蔬食从今至没齿。寸寸春葱总断肠,枝枝冬笋休生矣”表达了诗人决心从此以后只吃蔬菜,不再食用其他肉类,对蕨菜的热爱达到了极致,甚至到了“寸寸春葱总断肠”的地步,表达了对蕨菜的深切思念和不舍。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蕨菜的喜爱之情以及由此引发的生活态度转变,充满了对自然美食的赞美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