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鹤发垂高堂,捧檄聊相喜全文

鹤发垂高堂,捧檄聊相喜

出处:《在灵寿作
清 · 李发甲
平生无别怀,所志在素履。
华膴非所荣,遑日羡金紫。
鹤发垂高堂,捧檄聊相喜
跋涉赴中山,不以折腰耻。
抚字良非轻,职守何敢弛。
晨夕抱如伤,每饭怜赤子。
饥溺良可扰,愧我官卑耳。
以此痛肺肝,披衣常夜起。
迂拙非逢时,肮脏招物訾。
苍茫人世闲,吾道同敝屣。
搔首问青天,悠悠何所止。
缅古保民人,千载垂青史。
熙熙仁寿风,歌颂犹未已。
兀坐契遐心,思欲仿前轨。
跬步多棘荆,何如乐秋水。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李发甲的《在灵寿作》表达了作者淡泊名利、以民生为重的高尚情怀。首句“平生无别怀,所志在素履”揭示了他一生追求朴素生活的志向。他不羡慕荣华富贵,对于官场的金紫之位并无过多向往,而是以“鹤发垂高堂,捧檄聊相喜”的心态接受任命,表现出对百姓疾苦的关怀。

“跋涉赴中山,不以折腰耻”表达了他不畏艰辛,坚守职责的决心,即使职位不高,也尽力抚恤百姓,视拯救饥溺为己任。“以此痛肺肝,披衣常夜起”体现了他对民生问题的深深忧虑和责任感。

面对世事艰难和个人的不合时宜,作者自嘲为“迂拙”、“肮脏”,但仍坚守道义,视人生如敝屣。他仰望青天,思考如何效仿古代贤者保民爱民的典范,尽管前行之路充满荆棘,但他更愿选择如秋水般的宁静与满足。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展现了作者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历史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