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房晓浥金茎露,紫晕春寒石洞霞
出处:《春日萧氏静安堂同诸客赏兰赋长律一首》
明 · 刘崧
根移澧浦植盆沙,好在兰陵隐士家。
翠颖齐抽千万叶,玉芽初试两三花。
丹房晓浥金茎露,紫晕春寒石洞霞。
幽操能忘尼父叹,哀歌敢动楚人誇。
林间解佩伤薋菉,江上停舟感揭车。
幸过高堂春酒熟,与君烂醉答年华。
翠颖齐抽千万叶,玉芽初试两三花。
丹房晓浥金茎露,紫晕春寒石洞霞。
幽操能忘尼父叹,哀歌敢动楚人誇。
林间解佩伤薋菉,江上停舟感揭车。
幸过高堂春酒熟,与君烂醉答年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刘崧的《春日萧氏静安堂同诸客赏兰赋长律一首》描绘了春天里兰花盛开的景象以及诗人与朋友们在静安堂赏兰的雅集。首联“根移澧浦植盆沙,好在兰陵隐士家”,写兰花从澧水边移植而来,落户于静安堂,暗示了主人的高洁品性。颔联“翠颖齐抽千万叶,玉芽初试两三花”生动描绘了兰花叶片青翠,花朵初绽的娇嫩与生机。
颈联“丹房晓浥金茎露,紫晕春寒石洞霞”进一步渲染了兰花的生长环境,以金茎露和石洞霞为背景,增添了诗意的神秘与清冷。尾联“幽操能忘尼父叹,哀歌敢动楚人誇”表达了诗人对兰花高雅品质的赞美,认为其能引发人们对高尚情操的共鸣,甚至能激发楚地人的感慨。
全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共同欣赏兰花,借以寄托情感,感叹时光的美好。最后一句“幸过高堂春酒熟,与君烂醉答年华”则流露出诗人与朋友们共度春光,借酒消愁的欢乐气氛。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富有画面感,充分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赏花品茗、寄情山水的生活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