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无老幼,形全神守
出处:《刘大虚喜神赞》
宋 · 王庭圭
画无老幼,形全神守。
颊上三毛,端逢妙手。
少年角立,试辄不偶。
不复掉鞅,名闻谷口。
量陂千顷,才不论斗。
今踰八十,年其逮耇。
古人云用之则为公为卿,不用则山谷一叟。
颊上三毛,端逢妙手。
少年角立,试辄不偶。
不复掉鞅,名闻谷口。
量陂千顷,才不论斗。
今踰八十,年其逮耇。
古人云用之则为公为卿,不用则山谷一叟。
鉴赏
此诗《刘大虚喜神赞》由宋代诗人王庭圭所作,通过描绘刘大虚的肖像与精神风貌,展现了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和艺术成就。
首句“画无老幼,形全神守”点明了艺术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完整性与内在精神的守护,无论年龄大小,都能在画中展现出其独特的风采与气质。接着“颊上三毛,端逢妙手”赞美了画家高超的技艺,能够精准捕捉到人物面部特征,尤其是那颊上的三根胡须,更是生动传神。
“少年角立,试辄不偶”描述了刘大虚年轻时独立不群,尝试各种事物却往往未能如愿,暗示其性格中的独特与追求的不凡。接下来“不复掉鞅,名闻谷口”则转而赞扬其在名声与地位上的成就,不再像年轻时那样四处尝试,而是逐渐在社会上声名远播。
“量陂千顷,才不论斗”进一步强调了刘大虚才华的广博与深远,如同广阔的湖泊,容量巨大,无法以斗量度。最后,“今踰八十,年其逮耇”写出了刘大虚年事已高,但其智慧与德行依然令人敬仰。
“古人云用之则为公为卿,不用则山谷一叟”引用古语,表达了对刘大虚无论身处何种境遇,都能保持高尚品德与卓越才能的赞赏。无论是被重用成为公卿,还是隐居山林,他都保持着自己的人格与精神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刘大虚肖像与精神世界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人格魅力、艺术成就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体现了诗人对其高度的评价与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