蜩螗声乱无遗响,山水人亡有绝弦
出处:《寄韩判院南涧常伯之子》
宋 · 姜特立
每思南涧一凄然,不见风骚二十年。
子厚犹能记先友,审言且喜有家传。
蜩螗声乱无遗响,山水人亡有绝弦。
海内可能无法眼,直须参取祖师禅。
子厚犹能记先友,审言且喜有家传。
蜩螗声乱无遗响,山水人亡有绝弦。
海内可能无法眼,直须参取祖师禅。
注释
南涧:指代某处风景优美的地方,或与诗人有特殊情感联系的地方。风骚:原指《诗经》中的《国风》和《楚辞》的精华,这里泛指才情出众的人物。
子厚:柳宗元的字,唐代文学家。
审言:刘禹锡的字,唐代诗人。
蜩螗:蝉的一种,古人常以蝉鸣象征哀婉。
绝弦:断弦,比喻人的离世或艺术的中断。
法眼:佛教用语,指具有慧眼,能识破事物本质的人。
祖师禅:指佛教中祖师辈留传下来的禅学智慧。
翻译
每当想起南涧往事,心中不禁感到凄凉,已经二十年没有再见到那样的风流人物。柳宗元还能记得已故的朋友,刘禹锡更欣喜家中还有他们的诗文传世。
蝉鸣嘈杂的声音如今不再回荡,只有山水间还留存着他们的诗篇,仿佛有人已逝去,只剩断弦之音。
在这广阔的世界里,或许再也找不到像他们那样的才子,只须深入研究他们的精神,参悟祖师们的禅意。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姜特立寄给韩判院南涧常伯之子的作品,表达了对故友韩南涧的怀念以及对后辈传承的欣慰。首句“每思南涧一凄然”直接抒发了对友人的深深思念,每当想起他,心中不禁感到悲凉。第二句“不见风骚二十年”暗示了韩南涧已经离开人世二十年,诗人感叹时光荏苒,风华不再。
接着,“子厚犹能记先友”赞扬了韩南涧的儿子能够记住先父的友情,显示出家族的传承精神。“审言且喜有家传”中的“审言”可能是韩南涧的字或号,诗人为他的后代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家风而感到欣喜。
“蜩螗声乱无遗响”运用蝉鸣的意象,寓言友人已逝,再也听不到他的声音,表达了对友人的哀思。“山水人亡有绝弦”进一步强调了友人的离世,如同琴弦断裂,再也无法弹奏出昔日的和谐音符。
最后两句“海内可能无法眼,直须参取祖师禅”以佛法比喻人生的无常和世间法的虚幻,暗示即使在茫茫人海中,也无法找到像韩南涧那样的知己,只能通过参悟佛理来寻求内心的安慰和超越。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丰富,展现了诗人对故友的怀念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