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涯老题诗在,居然见此楼全文

涯老题诗在,居然见此楼

明 · 邵宝
涯老题诗在,居然见此楼
书邮何日到,碑刻几人留。
树色分淮甸,江声接楚流。
吾登方恨晚,谁赋不悲秋。
六代孤鸿没,三山片石浮。
村墟多佛塔,野水有渔舟。
吴越连诸郡,荆扬跨两州。
岁年齐始建,风景白曾游。
谢眺亭偏古,严陵石最幽。
傥非公一语,千载若为酬。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邵宝所作的《追次西涯先生寄题叠嶂楼》。邵宝通过对叠嶂楼的描绘,展现了对历史的追忆与感慨。诗中以“涯老题诗在”开篇,引出对前人的怀念,随后通过“书邮何日到,碑刻几人留”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过往文化的珍视。接着,“树色分淮甸,江声接楚流”描绘了叠嶂楼周边自然景色的壮丽,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吾登方恨晚,谁赋不悲秋”则表达了诗人未能及时欣赏美景的遗憾,以及对时光易逝的感伤。接下来的“六代孤鸿没,三山片石浮”两句,借景抒情,将历史的沧桑与个人的情感融合在一起,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村墟多佛塔,野水有渔舟”描绘了叠嶂楼周围宁静祥和的生活场景,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意境。最后,“吴越连诸郡,荆扬跨两州”展现了叠嶂楼所在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同时也暗示了其作为文化交汇点的意义。“岁年齐始建,风景白曾游”则表达了对叠嶂楼悠久历史的赞叹,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

“谢眺亭偏古,严陵石最幽”通过引用古代文人的典故,进一步提升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同时也表达了对叠嶂楼独特魅力的赞美。“傥非公一语,千载若为酬”则是诗人对未能亲自体验叠嶂楼之美的遗憾,以及对能够通过诗歌传达情感的欣慰。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叠嶂楼及其周边的自然风光,更蕴含了对历史、文化、自然与人文之间深刻联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美好事物的深情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