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喜得谈诗侣,璧月当空悟指头
出处:《和徐贡觉原韵》
清末民国初 · 许南英
晦迹销声坐一楼,不求闻达说诸侯。
早知乱世终猿鹤,何苦劳生作马牛!解组萧然归栗里,上书犹幸识荆州。
天涯喜得谈诗侣,璧月当空悟指头。
早知乱世终猿鹤,何苦劳生作马牛!解组萧然归栗里,上书犹幸识荆州。
天涯喜得谈诗侣,璧月当空悟指头。
鉴赏
这首诗《和徐贡觉原韵》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许南英所作,通过其深沉的笔触,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社会的反思。
首联“晦迹销声坐一楼,不求闻达说诸侯”,诗人以“晦迹销声”描绘出远离尘嚣、隐居避世的生活状态,表明自己无意于追求名利、显赫的地位,而是选择在孤独中寻求心灵的宁静与自由。
颔联“早知乱世终猿鹤,何苦劳生作马牛!”则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动荡不安、混乱的社会现状的不满与无奈。诗人认为,在这样的乱世之中,人们如同被驱使的马牛,毫无自由可言,而真正的自由与安宁,只能在如猿鹤般逍遥自在的隐居生活中找到。
颈联“解组萧然归栗里,上书犹幸识荆州”,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于回归自然、追求精神自由的渴望。解组,即解去官职,象征着从世俗束缚中解脱出来;栗里,是陶渊明隐居之地,这里借指理想的隐居之所;荆州则是古代地名,此处泛指能理解、接纳自己的地方。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能够找到心灵归属的渴望,以及对真正理解和接纳自己的人的感激之情。
尾联“天涯喜得谈诗侣,璧月当空悟指头”,点明了诗人对于志同道合的朋友的珍惜,以及在自然美景中获得心灵启示的喜悦。天涯遇知音,是人生一大幸事;而月下悟道,则是精神层面的升华,暗示着诗人不仅在物质世界寻找自由,更在精神世界找到了归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展现了诗人深刻的人生思考与情感表达,同时也传达了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强烈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