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猿抱木号鸿荒,孤吟划见丹凤翔
出处:《和刘美中尚书听宝月弹桃源春晓》
宋 · 王庭圭
何年凿源开混茫,桃花两岸吹红香。
烟消远浦生微阳,渔舟误行溪水长。
溪回岸转山隙光,疑有绛阙仙人房。
居民争出罗酒浆,花间笑语音琅琅。
抱琴释子眉发苍,响泉韵磬鸣长廊。
能谈往事悲孟尝,昔时台沼今耕桑。
又如勇士赴敌场,坐令游子思故乡。
清猿抱木号鸿荒,孤吟划见丹凤翔。
曲终待月西南厢,重调十指初不忙。
如见古画秦衣裳,春天百鸟争颉颃。
桃源归来今已忘,弹到落花空断肠。
烟消远浦生微阳,渔舟误行溪水长。
溪回岸转山隙光,疑有绛阙仙人房。
居民争出罗酒浆,花间笑语音琅琅。
抱琴释子眉发苍,响泉韵磬鸣长廊。
能谈往事悲孟尝,昔时台沼今耕桑。
又如勇士赴敌场,坐令游子思故乡。
清猿抱木号鸿荒,孤吟划见丹凤翔。
曲终待月西南厢,重调十指初不忙。
如见古画秦衣裳,春天百鸟争颉颃。
桃源归来今已忘,弹到落花空断肠。
注释
混茫:形容天地初开时的混沌状态。烟消:烟雾消散。
绛阙:红色的宫殿,象征仙境。
罗酒浆:罗列各种美酒。
琅琅:形容声音响亮。
孟尝:战国时期齐国贵族孟尝君。
游子:离家在外的人。
鸿荒:古代指未开发的荒凉之地。
丹凤:传说中的瑞鸟,象征吉祥。
十指:指琴弦。
颉颃:鸟儿上下翻飞,比喻竞争或争斗。
翻译
哪一年开始凿通源头,打开混沌,桃花两岸吹送着红色的香气。烟雾消散,远方的水边升起微微的阳光,渔舟误入了蜿蜒的溪流,它似乎很长。
溪流曲折,岸边转过山势,透出缝隙中的光芒,仿佛有仙境般的红阙仙人的居所。
居民们纷纷拿出美酒,花丛中笑声朗朗,庆祝这欢乐的时刻。
老僧怀抱古琴,眉发斑白,泉水和磬声在长廊中回荡。
他能讲述过去的故事,让人想起悲壮的孟尝君,昔日的亭台池沼如今已成农田。
就像勇士奔赴战场,让在外的游子思念起故乡。
清冷的猿猴抱着树木哀号,叫声穿越荒野,只见丹凤展翅飞翔。
曲终之时,月亮已升至西南天空,十指再次轻快地弹奏。
琴音如同见到古老的秦朝服饰,春天里百鸟竞相飞翔。
从桃花源回来后,一切都已忘记,只有琴声触动落花,令人肝肠寸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田园风光图。开篇“何年凿源开混茫,桃花两岸吹红香”二句,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展现了一个时间久远、境界辽阔的意境,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美好时光的向往和追忆。
“烟消远浦生微阳,渔舟误行溪水长”两句,则是对景色的细腻描绘,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有些许迷离的氛围。诗人通过对日出云散、渔舟行进等自然现象的观察,表现了对自然界深刻感悟。
“溪回岸转山隙光,疑有绛阙仙人房”两句,更是将景色与神话传说相结合,以此来表达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达到心灵境界的向往。这里的“绛阙仙人房”,既增加了画面感,又暗示了一种精神追求。
接下来的“居民争出罗酒浆,花间笑语音琅琅”和“抱琴释子眉发苍,响泉韵磬鸣长廊”两组句子,则是对人文风情的描绘。诗中不仅有美丽的自然景色,还有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态,以及流露出的人生哲理。
“能谈往事悲孟尝,昔时台沼今耕桑”两句,是对历史变迁、世事无常的一种感慨。诗人通过对过去与现在的对比,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当前生活现实的接受。
“又如勇士赴敌场,坐令游子思故乡”两句,则是借用历史上的英勇战士形象,来抒发诗人自己对于家国的眷恋之情。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忧虑和对未来命运的不确定感。
“清猿抱木号鸿荒,孤吟划见丹凤翔”两句,以猿猴在树梢间的叫声,比喻诗人自己的高洁情操以及对于艺术创作的执着追求。
最后,“曲终待月西南厢,重调十指初不忙。如见古画秦衣裳,春天百鸟争颉颃”几句,则是对音乐与绘画艺术的赞美,同时也是对诗人自己艺术创作态度的一种写照。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历史变迁以及个人情感的多维度展开,展示了诗人的深邃思想和丰富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