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不嗔仲容小,犹记阿宜长全文

不嗔仲容小,犹记阿宜长

宋 · 刘克庄
忆在婴儿日,常依少父傍。
不嗔仲容小,犹记阿宜长
诲语祛蒙吝,埋辞愧惰荒。
从今有疑义,无复叩山房。

注释

婴儿日:幼年时期。
少父:父亲。
嗔:责怪。
仲容:可能是诗人的弟弟或朋友的名字。
阿宜:可能是诗人的母亲或其他长辈。
诲语:教诲的话语。
祛:驱散。
蒙吝:愚昧和吝啬。
埋辞:深藏的话语。
愧惰荒:惭愧和懒散。
山房:山中的隐居处。

翻译

回忆起我年幼时,常常依偎在父亲身旁。
不怪责仲容年纪小,还记得阿宜曾长者风范。
父亲的教诲驱散了我的愚昧和吝啬,他的言语深深触动,让我感到惭愧和懒散的无益。
从今以后遇到疑惑,我不再求助于山中的隐居之所。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家国情怀与个人回忆的古典诗歌。诗中“忆在婴儿日,常依少父傍”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童年时光的温馨记忆,那时候总是离不开父亲的庇护。这段经历对于诗人的成长具有深远的影响。

接下来的“不嗔仲容小,犹记阿宜长”则描绘了一种家庭氛围,其中兄弟姐妹间的和睦与父母对子女的宠爱显然是诗人所珍视的美好回忆。这里的“阿宜长”可能指的是一位温柔慈爱的母亲或女性亲属,她的话语和教诲在诗人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然而,随后的“诲语祛蒙吝,埋辞愧惰荒”则流露出了一种自我反省的情感。诗人似乎在回顾过去所受教导时,对自己曾经的不懂事、怠慢学习感到懊悔和自责。这不仅是对个人成长的反思,也透露着诗人对于知识与修养的渴望。

最后,“从今有疑义,无复叩山房”表达了诗人面对未来的决心:在遇到困惑或疑问时,不再像过去一样寻求他人的指导,而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探索真理。这一转变也许反映了诗人成长过程中对于自立和独立思考的追求。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家庭温情的一种怀念,也透露出个人在成长道路上不断学习、自我提升的精神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