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上甘泉道,俄开京兆阡
出处:《熊直阁挽诗二首 其一》
宋 · 洪适
文石荣三接,君王膝屡前。
蒲鞭如汉日,盐筴有苏天。
未上甘泉道,俄开京兆阡。
传家文史足,不在一囊钱。
蒲鞭如汉日,盐筴有苏天。
未上甘泉道,俄开京兆阡。
传家文史足,不在一囊钱。
鉴赏
此挽诗以“文石”开篇,寓意逝者学问深厚,品德高尚,如同珍贵的文石一般。接着“荣三接,君王膝屡前”,描绘了逝者在朝中深受器重,多次受到君王的垂询和赏识的情景,展现了其政治地位之高,影响力之大。
“蒲鞭如汉日,盐筴有苏天”两句,运用典故,将逝者的政绩与历史上的贤臣相比,表达了对其治理才能的高度赞扬。“蒲鞭”出自《后汉书》,比喻宽厚的治国之道;“盐筴”则指苏秦,以其善于外交,使国家富强,此处借喻逝者同样能为国家带来繁荣。
“未上甘泉道,俄开京兆阡”两句,通过时间的对比,表达了逝者生前的辉煌与逝世后的哀悼之情。“甘泉道”和“京兆阡”分别代表了朝廷和墓地,暗示逝者从朝堂的荣耀走向了永恒的安息。
最后,“传家文史足,不在一囊钱”点明了逝者对家族文化的传承和对知识的重视,强调了精神财富的重要性,而非物质财富。这不仅是对逝者个人品质的肯定,也是对后世的一种启示:真正的价值在于知识的积累和文化的传承,而非物质的拥有。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对逝者生平事迹的回顾和赞美,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和崇敬之情,同时也蕴含了对后人的教诲和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