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礼经三百鬓毛班,追述先儒伯仲间全文

礼经三百鬓毛班,追述先儒伯仲间

宋 · 秦观
礼经三百鬓毛班,追述先儒伯仲间
谁请尚书重给札,尽抄遗稿入名山。

注释

礼经三百:指代儒家经典中的《礼记》,共300篇。
鬓毛班:形容岁月斑驳,鬓发花白。
先儒:古代的儒家学者。
伯仲间:指优秀的学者行列,伯仲之间表示地位相当。
谁请:疑问词,指谁请求。
尚书:古代官职,负责文书事务。
重给札:重新颁发文书或命令。
遗稿:遗留下来的著作或手稿。
入名山:比喻将文献藏于图书馆或学术宝库。

翻译

遵循礼仪的经典有三百篇,如同斑驳的鬓发见证了先贤们的智慧
试图追寻那些儒家大师的足迹,寻找他们的著作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秦观为陈用之学士所作的挽词之一,表达了对逝者学问渊博和著作丰富的敬仰之情。"礼经三百鬓毛斑"描绘了陈用之在研读儒家经典《礼记》时的专注与岁月留下的痕迹,暗示他学问深厚。"追述先儒伯仲间"则赞扬他在学术上与先贤儒者相当,地位尊崇。"谁请尚书重给札"暗指陈用之的学术影响力,连尚书都重视他的遗稿,"尽抄遗稿入名山"则象征着他的学术成就将被永久珍藏于历史的名山之中,流芳百世。整首诗简洁而深情,展现了对学者的崇高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