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斜界树参天,为忆幽人思渺然
出处:《次韵酬黎以德》
元末明初 · 梁寅
银河斜界树参天,为忆幽人思渺然。
亥市尘嚣迂竹径,午桥烟雨傍溪船。
呼灯教子栖鸦后,倚杖看山野鹤边。
但得文章攀屈宋,何须重赋远游篇。
亥市尘嚣迂竹径,午桥烟雨傍溪船。
呼灯教子栖鸦后,倚杖看山野鹤边。
但得文章攀屈宋,何须重赋远游篇。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乡村晚景图。诗人通过银河与参天大树的对比,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怀念。"亥市尘嚣迂竹径,午桥烟雨傍溪船"两句,生动地展现了远离喧嚣尘世的宁静生活场景,亥市的繁华与竹径的幽静形成鲜明对比,午桥在烟雨中更显其静谧之美,溪船则增添了几分悠然自得的情趣。
"呼灯教子栖鸦后,倚杖看山野鹤边"这两句细腻地刻画了家庭生活的一幕,夜晚来临,诗人与家人共度时光,教子归巢,自己则倚杖于山边,观赏着野鹤的自由飞翔,体现了和谐的家庭氛围与对自然之美的欣赏。最后两句"但得文章攀屈宋,何须重赋远游篇"表达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追求,认为只要能写出像屈原、宋玉那样伟大的作品,就不必再追求远游的体验,流露出对文学成就的重视和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以及对文学创作的执着追求,具有浓郁的个人情感色彩和深邃的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