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音不借一人誉,走驿聊驰千岁诗
出处:《上绍兴守俞阁学生日 其三》
宋 · 史浩
自从戟钺临东阃,恋恋车尘拜紫芝。
排雾已逢回阮眼,持蠡谁解测黄陂。
知音不借一人誉,走驿聊驰千岁诗。
桃李从今满天下,月明乌鹊得依枝。
排雾已逢回阮眼,持蠡谁解测黄陂。
知音不借一人誉,走驿聊驰千岁诗。
桃李从今满天下,月明乌鹊得依枝。
鉴赏
此诗以“上绍兴守俞阁学生日”为题,出自宋代诗人史浩之手。诗中描绘了对俞阁学的赞美与敬意,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对俞阁学才华与品德的高度评价。
首句“自从戟钺临东阃”,以“戟钺”象征权力与威严,“东阃”则指朝廷或官府,表达了自权力降临之后,俞阁学所处环境的变化与影响。接下来“恋恋车尘拜紫芝”,以“车尘”形容过往的岁月,而“紫芝”则是仙人所居之地的象征,暗示俞阁学在权力与荣誉中仍保持着高洁与谦逊。
“排雾已逢回阮眼”,“排雾”喻指拨开迷雾,见到光明,而“回阮眼”则借用了阮籍的故事,象征俞阁学洞察世事,眼光敏锐。紧接着“持蠡谁解测黄陂”,以“持蠡”(手持瓢)比喻俞阁学的智慧与见识,而“测黄陂”则暗示其深不可测的学问与理解力。
“知音不借一人誉”,表达了俞阁学的才华无需借助他人的赞誉,其价值与影响力自成一体。最后“走驿聊驰千岁诗”,“走驿”指快速传递信息的使者,此处比喻俞阁学的思想与成就如同千年的诗歌,流传久远,影响深远。
“桃李从今满天下,月明乌鹊得依枝”,以“桃李”比喻弟子众多,遍布天下,而“月明乌鹊得依枝”则描绘出俞阁学的智慧与德行如同明月般照耀四方,使得追随者都能得到指引与庇护。
整首诗通过对俞阁学的赞美,不仅展现了其个人的才华与品德,也体现了对教育与知识传承的重视,以及对理想人格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