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蛇鉴然,求之不见
出处:《吕真人赞二首 其一》
宋 · 陆游
一粒之粟,有国有民。
二升之釜,浩渺嶙峋。
我游巴陵,始识公面。
青蛇鉴然,求之不见。
二升之釜,浩渺嶙峋。
我游巴陵,始识公面。
青蛇鉴然,求之不见。
注释
一粒:一颗。粟:谷子。
有:存在。
国:国家。
民:人民。
二升:两升。
釜:古代炊具,类似锅。
浩渺:广大无边。
嶙峋:形容山石突兀或物体形状奇特。
我:指诗人自己。
游:游览。
巴陵:古地名,今湖南岳阳一带。
始:开始。
识:认识。
公面:对方的面容。
青蛇:比喻清亮的水面或月光。
鉴然:明亮的样子。
求之:寻找。
不见:找不到。
翻译
一粒谷子,足以代表国家和人民。两升的小锅,却显得广大而崎岖不平。
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笔触描绘了一粒谷物和一釜米的象征意义,暗示了国家和民众的生存基础。"一粒之粟,有国有民",形象地表达了粮食对于社会的重要性,每一粒都维系着国家的稳定和人民的生活。"二升之釜,浩渺嶙峋",则通过小釜的容量,展现出宏大而深远的意境,寓意事物虽小,却蕴含深意。
诗人陆游在游历巴陵时,首次与某位吕真人相遇,"我游巴陵,始识公面",表达出对这位真人的初次相见和敬仰之情。"青蛇鉴然,求之不见",可能是以青蛇比喻吕真人的神秘或道行高深,难以寻觅,增添了诗的神秘色彩。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性强,语言凝练,既赞美了吕真人的品格,也借物抒发了对社会民生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