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朝思直谏,不是挂冠时
出处:《送顾陶校书归钱塘》
唐 · 储嗣宗
清苦月偏知,南归瘦马迟。
橐轻缘换酒,发白为吟诗。
水色西陵渡,松声伍相祠。
圣朝思直谏,不是挂冠时。
橐轻缘换酒,发白为吟诗。
水色西陵渡,松声伍相祠。
圣朝思直谏,不是挂冠时。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清苦:形容生活艰辛。偏知:特别理解。
南归:向南回归。
瘦马:形容马瘦弱。
迟:缓慢。
橐:行囊。
缘:因为。
换:换取。
发白:头发斑白。
吟诗:吟咏诗歌。
水色:水边景色。
西陵渡:地名,可能指西陵渡口。
松声:松树的声音。
伍相祠:纪念伍子胥的祠堂。
圣朝:圣明的朝代。
直谏:直言劝谏。
挂冠:古代官员辞职,解下官帽。
翻译
清冷的月光特别理解我这份辛劳,南归的瘦马也显得步履缓慢。行囊变轻是因为换取了美酒,满头白发只为吟诵诗歌。
西陵渡口的水色映入眼帘,伍相祠中的松涛声声入耳。
圣明的朝代期待直言进谏,但这并非是我隐退挂冠之时。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储嗣宗的作品,名为《送顾陶校书归钱塘》。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远去之人的祝福。
"清苦月偏知,南归瘦马迟。" 这两句描绘出朋友即将踏上归途的情景,月光清冷,朋友的马匹因长时间的跋涉而显得瘦弱。这里通过对自然环境和马匹状况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于朋友即将离去的不舍之情。
"橐轻缘换酒,发白为吟诗。" 这两句表明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情谊非同小可,他们曾经用简单的物品交换酒水,以此来庆祝友情。"发白"一词则显示出诗人的头发已经泛白,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积累让他们都已成为老者,但依旧保持着年轻时的热忱,吟诵着诗歌。
"水色西陵渡,松声伍相祠。" 这两句是对朋友归途中景色的描绘。西陵渡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水色清澈,而松声则似乎在为朋友的远行送别。伍相祠可能指的是某个特定的地点或是一个有历史意义的地方,这里提及它增添了一种淡淡的悲凉感。
"圣朝思直谏,不是挂冠时。"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的期望和对当前政治环境的一种肯定。在古代,"直谏"指的是直言不讳,给君主提供建议。而"挂冠"则是一种隐喻,意味着辞官归隐。这里诗人说现在不是辞官的时候,反映出诗人对于时政的关心和积极参与的态度。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朋友情谊的表达,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以及他对时代的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