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花斋外言谈久,桂树门边步武通
出处:《同郑一过方斋又往山堂初夜微风雨作步至城外》
宋 · 韩淲
得雨逢秋一醉同,老身随处为从容。
笑花斋外言谈久,桂树门边步武通。
漫挟两儿常兀兀,既来三友莫匆匆。
夜凉共踏朦胧月,赢取归桥满袖风。
笑花斋外言谈久,桂树门边步武通。
漫挟两儿常兀兀,既来三友莫匆匆。
夜凉共踏朦胧月,赢取归桥满袖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郑一同游访方斋与山堂,在初夜微雨中漫步至城外的情景。诗中洋溢着一种闲适自在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
首句“得雨逢秋一醉同”,开篇即点明了秋日里的一场小雨,让诗人与友人共享这份难得的欢愉,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接着,“老身随处为从容”一句,透露出诗人虽年岁已高,但依然能以一颗平和的心境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情境,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洒脱。
“笑花斋外言谈久,桂树门边步武通”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花斋外畅谈许久,直至桂树门前,两人并肩而行的画面,展现了深厚的情谊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漫挟两儿常兀兀,既来三友莫匆匆”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亲密无间,以及对待生活的从容不迫的态度。即使带着孩子,也能够保持内心的平静与自由,享受与好友相聚的快乐时光。
最后,“夜凉共踏朦胧月,赢取归桥满袖风”将画面推向高潮,描绘了一幅月色朦胧、凉风习习的夜晚景象,诗人与友人共同踏过归桥,满袖皆是清风,仿佛将所有的烦恼都吹散在风中,留下的是心灵的宁静与满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友情的深情表达,展现了宋代文人追求的闲适生活哲学,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