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冢峥嵘此不封,麒麟彷佛是山中
出处:《雷洞》
宋 · 方信孺
疑冢峥嵘此不封,麒麟彷佛是山中。
后人未识藏雷穴,踏破苍苔古甃空。
后人未识藏雷穴,踏破苍苔古甃空。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疑冢:指为掩藏墓葬而修建的假坟。峥嵘:形容山势高峻或建筑物奇特突出。
封:封闭,此处指墓葬被掩盖。
麒麟:古代传说中的瑞兽,象征吉祥。
彷佛:好像,似乎。
山中:指山里。
后人:指后代的人。
识:识别,知道。
藏雷穴:可能指隐藏的宝藏或秘密地点。
踏破:踩坏,踏烂。
苍苔:青苔,常用于形容古老或荒凉的地方。
古甃:古井或古砖墙,代指古老的遗迹。
空:空荡,空无一物。
翻译
这疑冢如此峥嵘,却没有被封闭起来麒麟的形象仿佛隐藏在山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幽深的山谷景象,通过对比和拟人化的手法,展现了自然界的神秘与力量。"疑冢峥嵘此不封"中的“疑冢”指的是古代帝王陵墓,这里则是形容山势起伏如同陵墓一般,表达了一种宏伟和庄严的气氛。而“麒麟彷佛是山中”则通过神秘而难以捉摸的麒麟和佛像,进一步强化了山中神秘力量的意象。
"后人未识藏雷穴,踏破苍苔古甃空"一句,则从侧面透露了诗人对自然界深处不可触及之力的敬畏。这里的“雷穴”暗示着天然的力量,而“后人未识”则表现出人们对于这种自然奥秘的无知。而“踏破苍苔古甃空”则是对人类活动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暂时性的写照,"苍苔"和"古甃"都给人以时间久远、历史沉淀之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山中景象,传递出一种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以及对于人类在大自然面前渺小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