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得降书来北阙,河南骑马去均州
出处:《跋韩魏公与尹师鲁帖》
宋 · 杨万里
侍中尺箠挞羌酋,更得河南共运筹。
到得降书来北阙,河南骑马去均州。
到得降书来北阙,河南骑马去均州。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侍中:古代官职,指侍奉皇帝的大臣。尺箠:尺寸长短的鞭杖,象征权力和惩罚。
挞:鞭打,惩罚。
羌酋:羌族的首领。
河南:古地区名,这里指今河南省。
运筹:筹划决策。
降书:投降的文书或信件。
北阙:古代皇宫北面的门楼,代指朝廷。
骑马:骑着马。
均州:古代地名,今湖北省均县一带。
翻译
侍中手持鞭杖惩罚羌族首领,又有机会在河南共同筹划等到投降文书送达朝廷,他便骑马离开前往均州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所作,名为《跋韩魏公与尹师鲁帖》。诗中描绘了诗人官职变化和工作调动的场景,以及对书信往来的记录。
"侍中尺箠挞羌酋,更得河南共运筹。"
这两句表明诗人在朝廷担任侍中的职务,处理文书公事时需要用尺度量、算盘计算,这里“羌酋”可能指的是某种官府的账目或文书。而“更得河南共运筹”则说明诗人又获得了与河南省有关的运输或财政工作的职责,展现了其在朝廷中的重要地位。
"到得降书来北阙,河南骑马去均州。"
这两句描写的是官府之间的文书往来,“到得降书来北阙”意味着诗人收到了来自上级机关的指示或命令,而“河南骑马去均州”则表明诗人因公务需要从河南乘坐马匹前往均州,这不仅展示了古代官员工作的忙碌和奔波,同时也反映出诗人个人的职责与使命。
整首诗通过对工作细节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宋代文臣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状态,以及他们所承担的责任。杨万里以其特有的清新自然的风格,将朝廷官员的公务活动转化为诗歌中的生动场景,使人仿佛能感受到那一段历史时期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