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更拘束,烂醉是生涯
出处:《杜位宅守岁》
唐 · 杜甫
守岁阿戎家,椒盘已颂花。
盍簪喧枥马,列炬散林鸦。
四十明朝过,飞腾暮景斜。
谁能更拘束,烂醉是生涯。
盍簪喧枥马,列炬散林鸦。
四十明朝过,飞腾暮景斜。
谁能更拘束,烂醉是生涯。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守岁:除夕守岁。阿戎:晋宋间,人多呼弟为阿戎。
椒盘颂花:椒盘,旧时风俗,元日以盘盛花椒,饮酒时放入酒中。
颂花。
盍簪:《易-豫》四爻:勿疑朋盍簪。
此诗盍簪对列炬,取朋友聚合之意。
枥马:枥,马槽。
枥马,关在马棚里的马。
炬:烛火也。
四十明朝过:《礼记》以四十岁为强仕之年。
杜甫天宝十载为四十岁,明日新年,当增一岁。
翻译
除夕来到兄弟家相聚守岁,筵席上喝着掺了花椒的岁酒。亲友围坐一堂,马匹在马厩里发出喧杂的声响,排开的火炬惊散了林子里的乌鸦。
到了明天,我四十岁这一年就要过完了,虽然正是强仕之年,可是剩下的日子已经像垂垂的夕阳那样了。
谁还想受拘束呢?就在痛饮中度过余生吧。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除夕之夜独自守岁的情景,充满了对时光流逝和生命短暂的感慨。开篇“守岁阿戎家,椒盘已颂花”两句,表明诗人正坐在家中等待新年的到来,而桌上的供品已经摆好,预示着除夕之夜的寂寞与孤独。
接着,“盍簪喧枥马,列炬散林鸦”两句,则描绘了外界的景象。盏灯和马匹的声音交织在一起,火炬照亮了夜色,使得林间的乌鸦四散飞逃。这两句通过对比衬托,更突出了室内诗人守岁时的心境。
“四十明朝过,飞腾暮景斜”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四十岁在古代被认为是中年,而“明朝过”则意味着又一个年度即将过去,“飞腾暮景斜”则形象地描绘出日落时分,光线斜射,时间流逝得如此迅速。
最后,“谁能更拘束,烂醉是生涯”两句,是诗人对于如何面对生命短暂的态度。似乎在提问,没有人能够真正阻挡时间的脚步,因此不如放纵自己,尽情享受生活,这也是“烂醉”二字所蕴含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描绘守岁之夜的场景和内心世界,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时光易逝的深刻体会以及面对这一事实时的无奈与释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