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山僻地也宽宽,与客相携坐月欢
出处:《甲申登高时苦旱》
明 · 黄公辅
前山僻地也宽宽,与客相携坐月欢。
兴剧但知怜晚翠,醉馀那问正谁冠。
方贪秋色宜登眺,又觉松涛欲报寒。
其奈桔槔随处是,黍禾未并茱萸看。
兴剧但知怜晚翠,醉馀那问正谁冠。
方贪秋色宜登眺,又觉松涛欲报寒。
其奈桔槔随处是,黍禾未并茱萸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诗人黄公辅在甲申年登高时面对干旱的景象,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和对丰收的期盼。诗中通过“前山僻地也宽宽”开篇,展现了诗人所处环境的开阔与宁静,为后续情感铺垫。接着,“与客相携坐月欢”一句,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共赏月色的欢乐场景,营造出一种温馨和谐的氛围。
“兴剧但知怜晚翠,醉馀那问正谁冠”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体验。他不仅沉浸在自然美景之中,享受着与友人的相聚之乐,还流露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留恋。“方贪秋色宜登眺,又觉松涛欲报寒”则体现了诗人对季节更替的敏感和对自然变化的感悟,既表达了对秋天景色的喜爱,也预感到了即将到来的寒冷。
最后,“其奈桔槔随处是,黍禾未并茱萸看”两句,将视角转向现实,揭示了当时干旱的严峻情况。桔槔(汲水工具)的普遍使用,以及对农作物生长状态的关注,反映了诗人对农业生产的关切和对丰收的渴望。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具有深刻的人文关怀和自然美的审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