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记自能追正始,三閒谁与续咸平
出处:《竹楼》
宋 · 高翥
老竹平分当建瓴,小楼从此擅高名。
地连云堞登临稳,栏俯晴江梦寐清。
一记自能追正始,三閒谁与续咸平。
涛音日日烟中落,依约焚香读易声。
地连云堞登临稳,栏俯晴江梦寐清。
一记自能追正始,三閒谁与续咸平。
涛音日日烟中落,依约焚香读易声。
拼音版原文
注释
(1)五侯:泛指达官显贵。(2)蒲葵:草名,叶、柄可制扇。
翻译
老竹如同平分天下的瓶口,小楼从此有了显赫的名声。站在连接城墙的高处,视野开阔,栏杆下是晴朗江面,梦境也变得清澈。
凭借一己之力,也能追寻正始时期的风范,闲暇时又有谁能和我一起延续咸平盛世的文脉。
江涛的声音每日在烟雾中落下,伴随着隐约的香烟,我静静诵读《易经》的声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位于江边的小楼,由老竹建造,显得稳固而独具特色。"老竹平分当建瓴"形象地写出竹楼的构造巧妙,如同瓶口倒水般稳当。"小楼从此擅高名"则表达了诗人对竹楼的赞美,认为它因独特的设计而享有盛誉。
"地连云堞登临稳",写出了竹楼地理位置的高峻,仿佛与城墙相连,登临其中视野开阔。"栏俯晴江梦寐清"则通过描绘凭栏远眺,晴朗江面的美景,让人在梦中也能感受到那份清新。
"一记自能追正始,三闲谁与续咸平",诗人以历史典故自比,表达出竹楼虽处平凡,却有如古代贤人般追求正直和宁静,期待有人能在此继续发扬其精神。
最后两句"涛音日日烟中落,依约焚香读易声",以江涛声和焚烧香料的读书声作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沉的氛围,体现了诗人对知识和文化的敬仰,以及在竹楼中静心研读的雅趣。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竹楼的细致描绘和寓意丰富的文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学问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