蓂草全无叶,梅花遍压枝
出处:《晦日陪辛大夫宴南亭》
唐 · 刘长卿
月晦逢休浣,年光逐宴移。
早莺留客醉,春日为人迟。
蓂草全无叶,梅花遍压枝。
政闲风景好,莫比岘山时。
早莺留客醉,春日为人迟。
蓂草全无叶,梅花遍压枝。
政闲风景好,莫比岘山时。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月晦:每月最黑暗的日子。休浣:休息日,洗涤。
年光:时光。
逐宴移:随着宴会的进行而流逝。
早莺:早起的黄莺。
留客醉:使客人沉醉。
春日:春天的阳光。
为人迟:因人而显得缓慢。
蓂草全无叶:蓂草已无叶子。
梅花遍压枝:梅花盛开,压满枝头。
政闲:政事清闲。
风景好:景色宜人。
莫比:不如。
岘山时:岘山的美好时光。
翻译
在每月最黑暗的日子遇到休息日,时光随着宴会的进行而流逝。早起的黄莺歌声让客人沉醉,春天的阳光似乎也因人而显得缓慢。
蓂草已经没有叶子,梅花繁多地压满了枝头。
政事清闲,景色宜人,但还是不如岘山那时的美好时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悠闲的春日宴会图景。开篇“月晦逢休浣,年光逐宴移”两句,通过对月亮与暗淡交替和时光流逝的描写,表达了时间在美好时光中悄然滑动的情趣。
接着,“早莺留客醉,春日为人迟”表现了宴会上宾主尽欢,春天的悠长似乎也为了这场聚会而变得更加从容不迫。这里的“早莺”指的是清晨时分的美好时光,而“留客醉”则是主人留住宾客共同享受愉快时光的情形。
“蓂草全无叶,梅花遍压枝”两句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展示了春日之景。蓂草不见叶子的细节刻画,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界微小变化的观察;而梅花盛开、繁重至极,形象地表达了一种生机勃发的美丽。
最后,“政闲风景好,莫比岘山时”两句则是全诗的高潮。这里“政闲”意味着国家太平无事,而“风景好”则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自然风光更显得宜人心悦。在此基础上,诗人提及“岘山”,这是他曾游历之地,是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和赞叹。
整首诗通过对宴会、春日景色以及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一个闲适自在、怀旧情深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