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上花开水边影,分明空色有无中
出处:《奉和御制塔影诗》
明 · 王汝玉
金仙设教传人间,法王阐化抽玄关。
遂看灵谷是灵鹫,还指东山为雪山。
钟声晓逐湖声起,江月芒寒天似水。
弘敷大法起秋毫,弥满三千大千里。
昆崙之水决黄河,滔滔一派东流波。
人生真源无滞碍,何用平地生遮罗。
乌飞兔走朝还昧,春去秋来递更代。
若能澄净不生尘,千古灵根镇长在。
世间何色与何空,空色由来何异同。
岸上花开水边影,分明空色有无中。
谁言金石终成毁,须信真空有真体。
东园卉木万般新,独数姚黄并魏紫。
世人实解消群惑,枥骥终然脱徽纆。
春风得意骋康衢,长日遨游趋乐国。
大漠群山葱岭西,法王曾此导沈迷。
只今谒帝到中土,法雨洒出红玻瓈。
人喜迁乔出幽谷,快披云雾曕晴煜。
天风吹送天花来,万壑千岩总芬馥。
紫霄复见发神光,祥云五色连苍茫。
金莲花开遍古柏,宝塔倒影来长廊。
回望凤城才咫尺,都人瞻仰无晨夕。
倾心愿效鹿衔花,毕竟顿忘驹过隙。
小臣幸预登香台,周瞰玉宇消轻埃。
天书煌煌丽云汉,龙鸾腾舞奎文开。
青山尽是烟霞绕,玉树珠林相皎皎。
法王长赞太平年,九重阊阖春初晓。
遂看灵谷是灵鹫,还指东山为雪山。
钟声晓逐湖声起,江月芒寒天似水。
弘敷大法起秋毫,弥满三千大千里。
昆崙之水决黄河,滔滔一派东流波。
人生真源无滞碍,何用平地生遮罗。
乌飞兔走朝还昧,春去秋来递更代。
若能澄净不生尘,千古灵根镇长在。
世间何色与何空,空色由来何异同。
岸上花开水边影,分明空色有无中。
谁言金石终成毁,须信真空有真体。
东园卉木万般新,独数姚黄并魏紫。
世人实解消群惑,枥骥终然脱徽纆。
春风得意骋康衢,长日遨游趋乐国。
大漠群山葱岭西,法王曾此导沈迷。
只今谒帝到中土,法雨洒出红玻瓈。
人喜迁乔出幽谷,快披云雾曕晴煜。
天风吹送天花来,万壑千岩总芬馥。
紫霄复见发神光,祥云五色连苍茫。
金莲花开遍古柏,宝塔倒影来长廊。
回望凤城才咫尺,都人瞻仰无晨夕。
倾心愿效鹿衔花,毕竟顿忘驹过隙。
小臣幸预登香台,周瞰玉宇消轻埃。
天书煌煌丽云汉,龙鸾腾舞奎文开。
青山尽是烟霞绕,玉树珠林相皎皎。
法王长赞太平年,九重阊阖春初晓。
鉴赏
这首诗《奉和御制塔影诗》由明代诗人王汝玉所作,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对佛法的深刻理解与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诗中以“金仙设教传人间,法王阐化抽玄关”开篇,描绘了佛法的传播与教化的深远影响。接着,“遂看灵谷是灵鹫,还指东山为雪山”,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佛教圣地相联系,寓意佛法的普遍性和深远性。
“钟声晓逐湖声起,江月芒寒天似水”描绘了一幅清晨湖面、月光如水的宁静画面,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而“弘敷大法起秋毫,弥满三千大千里”则进一步强调佛法的广大与细致,如同秋毫之末也蕴含着无尽的智慧。
“昆崙之水决黄河,滔滔一派东流波”运用自然界的壮丽景象,象征佛法的流动与传播,如同江河之水,源源不断。接下来,“人生真源无滞碍,何用平地生遮罗”表达了对人生真谛的追求,以及去除障碍、追求自由的思想。
诗中还运用了“乌飞兔走朝还昧,春去秋来递更代”这样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轮回,强调了佛法对于生命意义的启示。最后,“若能澄净不生尘,千古灵根镇长在”则表达了对内心纯净的向往,认为只有心灵的纯净才能长久地保持对佛法的领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同时也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宇宙真理的探索。诗中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