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学老无似,艰难却饱谙
出处:《寓东阳 其二》
宋 · 刘过
不学老无似,艰难却饱谙。
远从陶靖节,来访杜征南。
意到羹莼适,贫犹食荠甘。
惜无庐可卧,尚绕鹊枝三。
远从陶靖节,来访杜征南。
意到羹莼适,贫犹食荠甘。
惜无庐可卧,尚绕鹊枝三。
注释
不学:不愿效仿。老无似:老去之人的生活。
艰难:困苦艰难。
饱谙:深深了解。
陶靖节:陶渊明,东晋隐士。
来访:拜访。
杜征南:杜甫,唐代著名诗人,被称为‘诗圣’。
羹莼适:羹中的莼菜适宜美味。
荠甘:荠菜虽贫苦但味道甘甜。
庐可卧:可供休息的住所。
鹊枝:鹊巢,象征吉祥。
翻译
不想学那老去之人,一生困苦却深知其中滋味。他远道而来,像陶渊明一样,拜访了杜甫这样的南方诗人。
心意所至,即使是清贫,也能品味莼羹的适口,荠菜的甘甜。
可惜没有可以安身的居所,但仍围绕着鹊枝漫步,心怀向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异乡的艰难生活和对朋友的思念。"不学老无似,艰难却饱谙"表达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无奈与顺应。"远从陶靖节,来访杜征南"指的是诗人远离家乡,受到陶渊明和杜甫的影响,这两位都是古代著名的隐逸诗人,表达了诗人想要逃避世俗纷争的心情。
"意到羹莼适,贫犹食荠甘"则展现了诗人的简朴生活,即使在贫困中也能找到乐趣。"惜无庐可卧,尚绕鹊枝三"表达了对安稳住所的渴望,但目前只能暂时栖息在简陋的庐舍中。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和生活的描述,传递出一种淡泊明志、顺其自然的哲学思考,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