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谁净扫焚香石,千仞冈头拜孔周
出处:《点易台八首答张侍御汝立》
明 · 邵宝
象笔双缄自吉州,书题点易远相投。
老来已悟浮生梦,病后兼忘应世筹。
磴入烟霞须策杖,台穷云海胜登楼。
凭谁净扫焚香石,千仞冈头拜孔周。
老来已悟浮生梦,病后兼忘应世筹。
磴入烟霞须策杖,台穷云海胜登楼。
凭谁净扫焚香石,千仞冈头拜孔周。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邵宝所作的《点易台八首答张侍御汝立》的第一首,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
首句“象笔双缄自吉州,书题点易远相投”,以“象笔”和“双缄”为引子,形象地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即使相隔遥远,也能通过书信交流思想,共同探讨“点易”的学问,寓意深远。
接着,“老来已悟浮生梦,病后兼忘应世筹”,诗人通过个人经历,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理解。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意识到生命如同一场梦境,充满了不确定性和变幻莫测;而经历了疾病的洗礼后,他更加淡泊名利,不再计较世俗的得失,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磴入烟霞须策杖,台穷云海胜登楼”,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向往自然、追求精神超越的心境。他想象自己踏入烟雾缭绕的山间小径,需要借助拐杖才能前行,这象征着在探索真理的路上,需要克服困难与挑战。而当他到达山顶,面对无垠的云海时,那种超越尘世的喜悦与自由感,比登上高楼更为令人向往。
最后,“凭谁净扫焚香石,千仞冈头拜孔周”,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圣贤的敬仰之情。他希望有人能清除障碍,让他在崇山峻岭之巅,对着孔子的雕像虔诚礼拜,以此表达对智慧与道德的追求和敬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和文化的独特见解,以及对理想境界的不懈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