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晚贻瑶草,双鸿迟北燕
出处:《送沈仪部子文之留都》
明 · 宗臣
送君春雨后,把袂暮云前。
绿鬓同禁日,青袍共住年。
人言能拾紫,吾意在谈玄。
汉苑长杨赋,吴门折柳篇。
才名时辈重,世俗宦情偏。
梓里今垂绶,花岩昔问禅。
桥从乌鹊入,台是凤凰传。
早晚贻瑶草,双鸿迟北燕。
绿鬓同禁日,青袍共住年。
人言能拾紫,吾意在谈玄。
汉苑长杨赋,吴门折柳篇。
才名时辈重,世俗宦情偏。
梓里今垂绶,花岩昔问禅。
桥从乌鹊入,台是凤凰传。
早晚贻瑶草,双鸿迟北燕。
鉴赏
这首明代宗臣所作的《送沈仪部子文之留都》诗,以细腻的情感和高超的艺术手法,描绘了送别友人的场景,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与对未来的期许。
首联“送君春雨后,把袂暮云前”,以春雨和暮云为背景,营造出离别的氛围,表达了送行者与被送行者之间的深厚情感。春雨之后,空气清新,而暮云则预示着即将分别,两者的结合,既渲染了离别的伤感,也暗示了友情的坚韧。
颔联“绿鬓同禁日,青袍共住年”,通过“绿鬓”和“青袍”这样的细节,回忆了与友人共同度过的时光,无论是青春的岁月还是官场的生活,都留下了美好的记忆。这里的“绿鬓”象征着青春,“青袍”则是官服的代称,共同生活的一段岁月,成为了两人友谊的见证。
颈联“人言能拾紫,吾意在谈玄”,这里运用了典故,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赞赏和对哲学思想的追求。拾紫可能是指寻找珍贵之物,暗喻友人的才华横溢;而“谈玄”则是指探讨深奥的哲学问题,体现了宗臣对友人精神层面的认同和欣赏。
尾联“汉苑长杨赋,吴门折柳篇”,引用了汉代扬雄的《长杨赋》和唐代王之涣的《折杨柳》诗,借以表达对友人远行的祝福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汉苑长杨赋寓意着友人将像扬雄一样,在新的地方留下自己的印记;吴门折柳篇则寄托了对友人旅途平安、未来顺利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不仅展现了深厚的友情,还蕴含了对人生、对未来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