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日以减,精椠良足乐
出处:《隐湖》
清 · 言敦源
舟泊东湖南,欲寻汲古阁。
七星桥且圮,阁址久零落。
遥遥数百年,藏书晏楹凿。
经史子集罗,汉唐宋元各。
秘籍结古欢,孤本搜旧着。
班固志九流,刘向辑七略。
南面拥百城,雅癖过专壑。
钱氏绛云楼,区分约和博。
马氏玲珑馆,相应若管钥。
专力在校雠,扫叶与陨箨。
犬台泰壹讹,壮月牡丹愕。
海内资灌输,流传遍京洛。
人事叠兴衰,堕梦浑如昨。
冷摊市估骄,善价书痴约。
兰亭日以减,精椠良足乐。
怀古思结绳,竹书虞简错。
汉魏写缥囊,载徒欣有托。
石经开元镌,木板孟蜀削。
南监朱明始,永乐大典作。
四库更四阁,圣清规模廓。
挟以万乘力,乃如竹就篗。
持较毛子晋,尉陀真汉若。
七星桥且圮,阁址久零落。
遥遥数百年,藏书晏楹凿。
经史子集罗,汉唐宋元各。
秘籍结古欢,孤本搜旧着。
班固志九流,刘向辑七略。
南面拥百城,雅癖过专壑。
钱氏绛云楼,区分约和博。
马氏玲珑馆,相应若管钥。
专力在校雠,扫叶与陨箨。
犬台泰壹讹,壮月牡丹愕。
海内资灌输,流传遍京洛。
人事叠兴衰,堕梦浑如昨。
冷摊市估骄,善价书痴约。
兰亭日以减,精椠良足乐。
怀古思结绳,竹书虞简错。
汉魏写缥囊,载徒欣有托。
石经开元镌,木板孟蜀削。
南监朱明始,永乐大典作。
四库更四阁,圣清规模廓。
挟以万乘力,乃如竹就篗。
持较毛子晋,尉陀真汉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古代藏书阁的追忆与感慨,展现了对古籍珍藏的深情厚意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
诗人首先描述了自己停泊在东湖之南,想要探寻汲古阁的情景。接着,他指出七星桥已经坍塌,阁址早已荒废,时间跨度数百年,藏书的洞穴也已消失。诗人感叹于这些珍贵书籍的罗列,从经史子集到汉唐宋元,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价值。他提到班固的《汉书》和刘向的《七略》,以及南面拥有百城的知识,这种对书籍的痴迷超越了常人。诗人还提到了钱氏的绛云楼和马氏的玲珑馆,这些都是藏书的宝库,它们的分类严谨而广泛。
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古籍校雠工作的敬仰,认为这是对知识的守护。他提到了犬台、泰壹、壮月、牡丹等象征性的词语,可能是为了强调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诗人认为,这些书籍是全国乃至京城知识传播的源泉,但随着人事的兴衰,它们仿佛就在昨天一样,令人怀念。
最后,诗人反思了书籍市场的变化,善本的价格让书痴们难以承受,而兰亭的墨迹逐渐减少,精美的刻版印刷品却能带来乐趣。他思考着如何将古籍与现代结合,如何通过文字记录的历史与现实相连接。诗人提到了竹书、虞简、汉魏的写本、石经、木板印刷、南监、永乐大典等,这些都是中国古代文献保存和传播的重要方式。他强调了四库全书及其四阁的重要性,以及清朝在文化传承上的努力。诗人最后将自己与毛子晋、尉陀等历史人物进行比较,表达了对古代学者的敬仰之情。
整首诗充满了对古代文化的热爱与敬畏,同时也反映了对现代书籍市场变化的观察与思考。诗人通过对比古今,表达了对知识传承与保护的深切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