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生玉藻寒初落,道在金滕世不忧
出处:《早朝六首》
明 · 江源
绛帻鸡人报晓筹,九重春色满龙楼。
春生玉藻寒初落,道在金滕世不忧。
乡月又临仙掌动,御香长傍衮龙浮。
太平天子朝元日,万寿声长绕冕旒。
春生玉藻寒初落,道在金滕世不忧。
乡月又临仙掌动,御香长傍衮龙浮。
太平天子朝元日,万寿声长绕冕旒。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早朝的庄严与祥和之景。首句“绛帻鸡人报晓筹”,以鸡鸣报晓的传统习俗开篇,形象地展现了宫廷中守夜的鸡人(即报时的宫中役人)用红色头巾包裹头部,手持更筹(古代计时工具),在清晨报时的情景,营造出一种肃穆而有序的氛围。
接着,“九重春色满龙楼”一句,将皇宫比作龙楼,春色充盈其中,不仅描绘了春天的生机勃勃,也暗喻了皇权的威严与尊贵。春生玉藻寒初落,道在金滕世不忧”,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表达了对君主德行的颂扬,认为君主遵循道德原则,国家自然安宁无虞。
“乡月又临仙掌动,御香长傍衮龙浮”两句,进一步渲染了早朝的神圣与庄重。乡月(即月亮)映照着仙掌(古代皇帝所用的托盘),御香(皇帝使用的香料)随风飘散,环绕着衮龙(皇帝的龙袍),这些细节描绘了早朝仪式的隆重与神秘。
最后,“太平天子朝元日,万寿声长绕冕旒”总结了全诗的主题,点明了这是在天子朝拜神灵的日子,万寿之声长久回荡在皇冠周围,表达了对太平盛世的歌颂和对君主长寿的祝愿。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象征性的语言,展现了明代宫廷早朝的庄严与和谐,以及对君主德治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