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冥搜隐索七百年,宋氏以还岁刳剔全文

冥搜隐索七百年,宋氏以还岁刳剔

出处:《晓月秋河研歌
清 · 李锴
桐崖尝云有研癖,端溪老坑目所击。
冥搜隐索七百年,宋氏以还岁刳剔
澒洞或讶海穴穿,嵻崀真疑坤轴坼。
粤中曾见鸠役夫,翻车数十兼渴乌。
洪涛逆吸骇波走,潜虬伏蟒号乾枯。
阴森窟穴裁得罅,坚椎利凿凌空下。
神物可抉不可期,千金一片宁论价。
此石何年出坑水,白日尘沙埋韨底。
眼中取舍亦有时,爱汝瑩然含妙理。
璘璘霦霦翡翠斑,碧月细晕层波閒。
峥峥嵘嵘老蛟骨,抚之荡之若无物。
德苞贞介品正方,宝华黯澹腾古光。
书生得此骄气张,山鬼不敢嗤空囊。
呜乎石君石君聊字汝,昔者桐崖今化土。
人閒茫茫争璞鼠,倘逢陵阳致辛苦。

鉴赏

这首《晓月秋河研歌》是清代诗人李锴创作的一首赞美砚台的诗作。诗中以桐崖和端溪老坑为引子,描绘了砚台的珍贵与独特之处。

首先,诗人提到桐崖对砚台有着特殊的爱好,端溪的老坑砚石更是令人瞩目。接着,诗人描述了砚石的来历与历史,从七百年前的挖掘到宋氏之后的精心雕琢,展现了砚石的珍贵与历史价值。

诗人进一步描绘了砚石的形状与质地,如“澒洞”、“嵻崀”,形象地比喻为海穴穿凿与大地裂开,生动展示了砚石的奇特形态。同时,通过“粤中曾见鸠役夫,翻车数十兼渴乌”的描述,展现了制作砚石的艰辛过程。

接下来,诗人详细描绘了砚石的纹理与色泽,“璘璘霦霦翡翠斑,碧月细晕层波閒”,将砚石比作翡翠,色彩斑斓,层次分明,充满了神秘与美感。而“峥峥嵘嵘老蛟骨,抚之荡之若无物”则形容了砚石的坚硬与细腻,仿佛触摸到古老的蛟龙之骨。

诗人最后赞美砚石的品质与对书生的影响,“德苞贞介品正方,宝华黯澹腾古光”,强调了砚石的道德品质与内在价值。对于拥有砚石的书生而言,它不仅能够激发才华,还能提升修养,甚至让山鬼都为之敬畏。

整首诗通过对砚石的赞美,不仅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价值,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