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鸣无意,白云出无心
出处:《以同心之言其臭如兰为韵寄李子先 其二》
宋 · 黄庭坚
流水鸣无意,白云出无心。
水得平淡处,渺渺不厌深。
云行不能雨,还归碧山岑。
斯人似云水,廊庙等山林。
水得平淡处,渺渺不厌深。
云行不能雨,还归碧山岑。
斯人似云水,廊庙等山林。
注释
流水:形容水流动。鸣:发出声音。
无意:没有特定的目的或意图。
白云:白色的云朵。
出:升起。
无心:没有刻意或目的。
水得平淡处:水在平静的状态。
渺渺:深远的样子。
不厌深:永不感到厌倦的深度。
云行不能雨:云即使飘动也不能降雨。
还归:返回。
碧山岑:青翠的山峰。
斯人:此人。
似:像。
廊庙:朝廷。
等:如同。
山林:自然的山林,隐喻远离尘世。
翻译
流水发出的声音并无心,白云飘荡出自无心。水在最平静的状态下,深远而无尽。
云即使能行,却无法带来雨水,最终返回青翠的山峦。
这样的人就像云和水,朝廷如同山林一般遥远。
鉴赏
这首诗名为《以同心之言其臭如兰为韵寄李子先(其二)》,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虽然题目中提到了韵脚和作者,但你提供的诗句“流水鸣无意,白云出无心。水得平淡处,渺渺不厌深。云行不能雨,还归碧山岑。斯人似云水,廊庙等山林。”并非出自该诗。若要鉴赏这首诗,需要完整的诗句,以便分析其意境、象征和艺术手法。然而,仅凭这部分内容,我们可以看出诗人以自然景象表达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流水鸣无意,白云出无心"描绘了流水与白云的自在状态,暗示了诗人对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水得平淡处,渺渺不厌深"赞美了水的宁静深远,可能暗指内心的淡泊与深沉。"云行不能雨,还归碧山岑"借云无法降雨喻人无法左右命运,最终回归自然的怀抱。"斯人似云水,廊庙等山林"则将人比作云水和山林,表达了对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人格理想。
整体来看,黄庭坚通过自然意象,寄寓了他对个人品格的坚守和对仕途浮沉的淡然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