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亦完其我,夭寿我何关
出处:《省躬诗》
明 · 曹于汴
吾亦完其我,夭寿我何关。
人毁与人夺,似隔几重山。
人毁与人夺,似隔几重山。
鉴赏
这首诗《省躬诗(其一○○)》由明代诗人曹于汴所作,展现了诗人对生死、世态炎凉以及自我反省的深刻思考。
“吾亦完其我”,诗人首先表达了自己对于个人修为的坚持,意为“我也会完善我自己”。这句诗体现了诗人对自己道德修养和人格完善的追求,强调了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夭寿我何关”,接着诗人提出对生命长短的淡然态度,“夭寿”指的是寿命的长短,“我何关”则表明诗人认为这些都不是他所关心的。这反映了诗人对生死问题的超脱态度,认为个人不应过于执着于生命的长短,而应专注于内心的修养和精神的成长。
“人毁与人夺,似隔几重山”,最后两句描绘了世态炎凉的景象。“人毁”指别人的诋毁,“人夺”则是指争夺、竞争。诗人将这些世俗的纷扰比作“几重山”,形象地说明了这些外界的干扰如同重重障碍,难以逾越。通过这一比喻,诗人表达了对世间是非功利的疏离感,以及对内心世界的珍视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传达了诗人对个人修为、生死观以及世态炎凉的深刻反思,展现了其超脱世俗、注重内在精神世界的价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