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倩冯夷诉颛顼,为令驱出宁馨儿
出处:《患疟 其一》
元 · 胡天游
阳消阴长巧知时,夕去朝来似有期。
初若抱冰增战慄,终如坐甑剧烝炊。
闺中郭索不我借,句里髑髅空自奇。
拟倩冯夷诉颛顼,为令驱出宁馨儿。
初若抱冰增战慄,终如坐甑剧烝炊。
闺中郭索不我借,句里髑髅空自奇。
拟倩冯夷诉颛顼,为令驱出宁馨儿。
注释
阳消阴长:指阴阳交替,表示季节变化。巧知时:巧妙地把握时间。
夕去朝来:日落日出。
抱冰:比喻处境寒冷或艰难。
战慄:颤抖,形容恐惧或寒冷。
坐甑:坐在蒸笼中,比喻受热难耐。
郭索:忙碌,形容人忙于家务。
髑髅:骷髅,这里可能象征困难或困扰。
拟倩:打算请托。
冯夷:水神,传说中的黄河之神。
颛顼:古代神话中的高神,掌管天气和自然。
宁馨儿:这里指诗人自己或孩子,意为需要保护的人。
翻译
阴阳交替巧妙掌握时节,日落日出似乎有规律可循。起初如同怀抱寒冰增加战栗,最终如同坐在蒸笼中忍受剧烈蒸煮。
闺中的忙碌不再理睬我,诗篇中的骷髅空自引人惊奇。
打算请冯夷向天帝申诉,只为让这孩子离开这困境。
鉴赏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胡天游的《患疟(其一)》。从艺术风格来看,诗人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疟病发作时的痛苦和折磨,以及对健康的渴望。
"阳消阴长巧知时,夕去朝来似有期。" 这两句写出了疟疾周期性发作的特点,阳气在白天逐渐消散,而阴气在夜晚增长,诗人似乎已经习惯了这种规律变化,并以此来安排自己的生活。
"初若抱冰增战慄,终如坐甑剧烝炊。" 这两句则通过比喻和夸张,形象地表达了疟疾发作时的寒热交加和极度痛苦,如同抱着冰块一般冷彻心肺,但最终像坐在烤火上一样热得难以忍受。
"闺中郭索不我借,句里髑髅空自奇。"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家中感到孤独和无助,没有亲朋好友能够理解他所承受的痛苦,甚至连自己的身体都像是别人的,让人感到不可思议。
"拟倩冯夷诉颛顼,为令驱出宁馨儿。"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表达了对健康的向往和对病魔的抗争,希望能够像古代圣贤一样,用坚定的意志来战胜疾病,就像驱逐家中的邪恶一样,把痛苦赶出身体。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胡天游对疟疾深刻感受的写实手法,也反映出了他在精神上对抗病痛、追求健康的坚强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