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山眼见诗人惯,高筑诗坛汗漫游
出处:《送李敬则之升扬》
宋 · 朱继芳
江北江南一叶舟,凭将往事问东流。
锦帆月冷琼花夜,绮阁风高玉树秋。
杜牧三生开笑口,刘郎五绝掉吟头。
淮山眼见诗人惯,高筑诗坛汗漫游。
锦帆月冷琼花夜,绮阁风高玉树秋。
杜牧三生开笑口,刘郎五绝掉吟头。
淮山眼见诗人惯,高筑诗坛汗漫游。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江北江南:指长江两岸。凭:依靠,凭借。
东流:江水东流,象征时间流逝。
锦帆:华丽的帆船。
月冷:月光清冷。
琼花:美玉般的花朵,形容月色皎洁。
绮阁:华丽的阁楼。
杜牧:唐代诗人。
三生:指多次转世。
五绝:五言绝句。
掉吟头:摇头吟诵,表示沉思或回味。
淮山:泛指淮河一带的山水。
诗人惯:诗人常见,习惯于诗的世界。
高筑诗坛:在诗坛上建功立业。
汗漫游:自由自在地游历。
翻译
江的北岸和南岸,只有一叶小舟漂泊,我倚着它询问流逝的往昔。华美的帆船在冷月照耀下,如同琼花盛开的夜晚,华丽的阁楼在秋风中显得更加高洁。
杜牧三次转世都笑容满面,刘郎擅长五言绝句,常常摇头吟诵。
我亲眼见过许多诗人,他们在广阔的诗坛上挥洒自如地游历。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朱继芳的《送李敬则之升扬》,它展示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往昔时光的怀念。诗中融入了丰富的情感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高超的艺术造诣。
开篇“江北江南一叶舟,凭将往事问东流。”两句,以轻盈的一叶舟作为象征,穿梭在江北与江南之间,诗人借此表达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寻和询问。这里的“往事”不仅是个人经历,更包含了历史的长河,诗人的情感随着江水东流而去,充满了无尽的怀旧。
接着,“锦帆月冷琼花夜,绮阁风高玉树秋。”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凉而又有些萧瑟的氛围。“锦帆”和“琼花”都透露出一丝华丽与贵族气息,而“月冷”则给人以清冷孤寂之感。至于“绮阁风高玉树秋”,则是对深宫高阁中的寒风和秋意的描绘,通过这些细节,诗人传达了对往昔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某种预期。
第三、四句,“杜牧三生开笑口,刘郎五绝掉吟头。”则是对唐代诗人杜甫与刘禹锡的赞美。这里“三生”指的是杜甫三次到达成都,每一次都有新的创作;“五绝”则是刘禹锡在诗歌上取得的杰出成就。这两句表明了诗人对前贤的崇敬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于自己诗学地位的自信。
最后,“淮山眼见诗人惯,高筑诗坛汗漫游。”则是诗人的自我写照。淮山作为古代文人聚集之地,这里“眼见诗人惯”显示了诗人对于这片土地的熟悉和情感的投射。而“高筑诗坛汗漫游”则表达了诗人在诗歌创作上的执着与勤奋,以及对美好事物无限的追求。
综上所述,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怀,更体现了他对于文学传统的尊崇和个人的艺术追求。